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日报评论员: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

2014-03-13 20:37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六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

   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各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物质基础。改变西藏落后面貌要靠发展,改善各族人民生活要靠发展,打牢反分裂斗争的基础要靠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同样要靠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

    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是实现西藏民族团结和谐、各族人民富裕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七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探索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新时期新阶段我区经济发展方式,从战略和理论高度明确了如何继续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怎样把握好生产、生活、生态的辩证关系,明确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对西藏的发展前景作出部署, 把“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写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我区也已经提出了做大经济增长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培育战略支撑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让各族人民进一步享受发展成果等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和任务,这是我区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之路的具体举措。

    要抓住中央对西藏继续实施特殊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等机遇,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工业规模小、服务业发展滞后,仍是当前我区在经济发展中需要下大力气破解的难题。一产上水平,要按照规模化、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以市场引导生产,以科技提升质量,以龙头带动农民,以规模提高效益,以服务支持发展;二产抓重点,要依托优势资源,找准市场切入点,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物产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优势矿产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走有西藏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三产大发展,要以旅游业为主导,狠抓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现代服务业的拓展,加快构筑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体系,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我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迫切期待,集中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着力解决发展难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更大的决心,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切实解决农牧区和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完善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要下足功夫完成好到2012年前基本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在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要充分吸纳群众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尤其要注重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让各族群众就业有机会、有门路,致富有盼头、有渠道。要切切实实把发展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全区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

    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牢固基石。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南宫28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