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2014-03-14 09:53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是西藏3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昌珠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西藏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意识和力度不断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规划先行发挥龙头作用

  规划编制对指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具有龙头作用,为此,近年来西藏加快规划编制进程。截至目前,拉萨市已编制完成《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布达拉宫周边环境整治规划》及《罗布林卡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江孜县正在对《江孜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进行第二轮修编;乃东县已编制完成《泽当镇——昌珠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专项规划》。2006年底,自治区发改委、建设厅、文物局联合委托规划编制单位编制完成了《拉萨市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日喀则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和《江孜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规划》,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的联合评审。“十一五”期间为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落实投资4000万元。

  严格执法加大整治力度

  在历史城区开发、建设时,各级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减少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为恢复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拉萨市先后实施了布达拉宫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宗角禄康公园改造工程、罗布林卡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大昭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老城区改建工程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等保护项目。日喀则市对扎什伦布寺、江孜县对白居寺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

  维修古迹保护重点文物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西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和维修。西藏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方针,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八廓街古建大院、萨迦寺、强巴林寺等一批文物古迹进行了维修抢救,使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保护。

  统筹发展拓展保护空间

  历史城区作为城镇规划区的重要区域,各级建设(规划)部门在城镇规划用地布局方面给予统筹考虑,把历史城区保护和新区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置换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对历史城区进行科学改造,使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城镇道路、给排水管网和电力电讯管线的延伸,改善历史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历史城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对外形象。

  科学开发促进旅游事业

  历史城区是城镇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西藏科学论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线路,规划预留旅游设施用地。在城镇建设中,积极配套和完善历史城区广场、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便利条件。

(责编:南卡)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