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我国攻克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回用技术难题

2014-03-14 19:39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记者  曹霁阳

    我国科研人员培养出一种可用于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回用处理的耐冷微生物菌群,并通过处理工艺中控制水体的流动状态提高这种微生物菌群的“工作”效率,破解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在寒冷条件下难以奏效的难题。最近,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了“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的科研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全球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势在必行。但是在高寒地区的漫长冬季,污水温度过低,传统处理技术中使用的微生物代谢能力下降,有机物去除效果差。因此,寒冷地区低温污水处理成为水处理工程界和科学界的难点问题。 

    自2005年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赫俊国带领的课题组,对这一难题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攻关,取得了成功。 

    赫俊国说,生活污水中含有很多耗氧的有机物,会导致水质恶化。传统水处理工艺通常利用微生物把这些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既可缓解水资源缺乏,又能解决水体污染,但这些微生物在低于10℃的环境下便基本停止“工作”,甚至死亡。 (责任编辑:尹航)

    为此,课题组对微生物的生化特性进行研究,最终在低温环境下分离、培养出一种耐冷微生物菌群,在5℃至10℃仍然具有常温条件下的活性。此外,科研人员通过控制水体的流动状态,大幅度提高了微生物菌群和有机物之间的传质、反应速度,加快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经这种技术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于冲厕、洗车、绿化和注入城市景观水体等,每吨污水处理成本仅为0.5元左右。如果该成果在哈尔滨城区范围内应用,按照30%的自来水用量以回用水替代,每天可节省自来水约60万吨,年创造效益达2亿元以上。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复合工艺运行稳定、高效,并具有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运行成本低、污染物去除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新闻来源:新华网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