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2 09:14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虽已是暮春时节,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藏东高原却时而风雪交加、江流湍急,时而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常会让人迷失在这高山深谷之中。7天来,正是藏东农牧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昌都地区的发展稳定引导着张庆黎调研的行程,让他顶着寒风,踩着积雪,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访农户,看学校,深入矿山和企业,和这里的干部群众就建设藏东新农村、安居乐业奔小康畅谈创新之路、共谋发展大计,在三江大地荡起了一股涌动的春潮。
安居才能乐业,藏东的各族农牧民住得好不好一直都牵动着张庆黎的心。4月16日上午,当张庆黎一行冒着风雪来到八宿县益庆乡查通新村的时候,在政府帮助下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住上新房的牧民们沸腾了,大家围着书记,七嘴八舌讲着县上是如何想办法集中援藏资金给他们盖上了新房,让这些世代漂泊的牧民们一分钱没花就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大家由衷地对书记说:“达赖没给过南宫28好日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南宫28才能住上这做梦都不敢想的房屋,南宫28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
沿着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干净整洁的街道,张庆黎在村里边走边看,说话间走进村民的家中,参观他们的新居,感受藏东农民的新生活。村民们告诉书记:这几年,村民们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搞起了建筑,还发展奶牛养殖和科学种田,生活越过越好,去年村里人均纯收入1008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村”。生活富裕了,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高了,仅去年就有45户村民新建了农房,今年将完成全部农房改造任务,现在大家的生活比城里还要好!在村民夏多次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加勇尼玛的家里,张庆黎看到他们院子里是碧绿的草坪,屋子里电脑、冰箱、彩电等现代化电器一应俱全,洗澡用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做饭用的是干净的液化气。张庆黎高兴地说:“通夏村是昌都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这才是村民富裕、村容整洁、风尚文明的藏东新农村!展现出你们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祝愿你们村更富、更美、更文明,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
乐业是安居的延伸,乐业展现价值,也是人全面发展的更高追求。一路之上,张庆黎非常重视当地农牧业发展是否上了水平,农牧民是否有摇钱树,是否有致富的门路。在察雅县吉塘镇雪通村、吉塘村,张庆黎走小道、串乡村,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大家改造一新的农房、镇政府和村委会,以及立体农业示范园区等。当看到吉塘村村委会主任、党员向巴泽成带领8户贫困户成立了互助组,专门从事藏靴加工的时候,张庆黎十分高兴,他对大家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一定要充分发挥农牧区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农牧区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支部结对子、乡镇引路子,团结带领各族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安居乐业奔小康!”书记的话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大家高兴地对书记说:现在这个互助组一年生产600多双藏靴,能卖10多万元,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信心和干劲儿特别足,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仅去年就发展了预备党员13人。在立体农业示范点,张庆黎看到县上专门从四川引进的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带领、引导农牧民用先进技术养起了鸡鸭、种起了果树。他对身边的负责同志说:“一定要搞好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等经营模式,多搞农牧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农牧民群众多种摇钱树、广开致富路,真正解决‘一亩不如一分、一吨不如一斤、一马车不如一麻袋’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村呼唤新农民,而农村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都有赖于教育事业。几天来,张庆黎一行先后来到左贡县中学、八宿益庆乡小学、察雅县中学、昌都实验小学,了解察看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看到学生们在学校刻苦学习民族服装制作、木制品加工、农村实用技术、民族绘画等技能,张庆黎感到非常欣慰。他对师生们说:“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学校学一手,就可以到社会上露一手,有了一技之长,人会更聪明,自然就会多一条致富路!南宫2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就在这里!农村有了你们这样一代生力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也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谛!”
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二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快速的不竭源泉也是张庆黎十分关心的课题。他专程来到玉龙铜矿、金河电厂、昌都高争水泥厂、雪花啤酒厂等工矿企业,了解昌都地区的二产发展情况。他说:昌都地区有两大突出的资源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二是水能资源丰富,一定要把这两个最具特色的重要资源开发好,依托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善于借外力,用内力,重合力,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不断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长远的重要的物质支撑力量。在玉龙铜矿的加工试生产车间,张庆黎说:玉龙铜矿是西藏矿业的希望、藏东人民的福祉,希望你们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取早日建成投产。他表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真心实意前来西藏投资的企业竭诚服务、一路绿灯。
张庆黎还专程看望、慰问了昌都地区的离退休老干部和十八军老同志,看望、慰问了驻昌都地区的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希望他们牢记党中央的教导,加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昌都地区的稳定发挥作用、再立新功。
张庆黎还来到昌都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
张庆黎还视察了邦达机场。19日下午,张庆黎一行与昌都地区干部进行了座谈。在听取了昌都地委书记、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孟德利代表地委、行署所作的工作汇报后,他对昌都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尽管昌都地区山高沟深,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但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会保持基本稳定,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班子非常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上上下下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都特别好,谋发展、思稳定、盼富裕、奔小康的劲头很足,这是昌都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局势稳定的关键所在。
围绕紧密结合昌都实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张庆黎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解决老百姓最揪心、最牵肠挂肚的事情;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多开辟农牧民增收渠道、多栽摇钱树,广开致富路;必须解决好瓶颈制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短与世界的距离;必须解决推进跨越式发展、有大税源、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的不竭源泉的问题;必须抓教育,培养新型农牧民;必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找准突破口,咬定目标,埋头苦干,开创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让藏东各族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
他说,老百姓最盼的是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治好折磨人的病,走上宽敞平坦的路,用上方便充足的电,听到党中央的声音。一句话,就是“安居乐业”这四个字。群众的需要就是对南宫28的召唤,群众的企盼就是南宫28工作的重点。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的话都要向着老百姓利益说,事要照准老百姓心坎干。小房屋有大政治,一人苦牵万人心。建设新农村,一定要从解决老百姓最盼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建设新农村给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说:必须在一产上水平上下功夫,以现代大农业的新理念,充分利用市场和科技的力量,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必须下决心解决好交通、通讯、通邮等问题,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必须要依靠玉龙铜矿的带动力量发展优势矿产业,并抓紧研究落实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综合规划工作,努力把昌都建设成为全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水电能源基地;要在抓好国民教育的基础上,从现代化全局出发,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就能培养出可靠的、有本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要站在对党、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把继续深入揭批达赖集团、坚持把反对分裂主义斗争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毫不动摇地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教育,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寺庙爱国主义教育,要认真开展“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进一步提高村级班子带领群众发展的能力,不断壮大党在农牧区基层的力量,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
自治区党委秘书长金书波、自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格桑次仁、自治区交通厅厅长赵世军、自治区财政厅副厅长艾俊涛、区党委政研室副主任舒启明一同前往调研。自治区警卫局局长白玛,国航西南公司副总经理兼西藏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徐波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