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深化改革、锐意进取

2014-03-12 09:14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访地区农牧局局长刘文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时期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而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又是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围绕昌都将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地区农牧局局长刘文华。
  刘文华说,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牧民正在改变过去以地为生,逐水放牧的传统生活模式,逐步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商品观念,努力破除墨守成规、消极畏难和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勤劳不断开创致富之路。
  就如何为农牧民增收开拓更广阔的道路,刘文华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在“十一五”期间,农牧部门更要积极推进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种植业和养殖业。在提高粮食单产和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把三江流域的二季地区和一季半地区及城郊有资源优势和市场的区域种植业作为重点地区,以提高土地贡献率从而使农牧民增收;扩大城郊畜牧业,继续实施藏东北牦牛产业带建设,鼓励牧民进行畜种改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提高商品率,逐步改变传统的秋冬宰杀季节才有牛羊肉上市的习惯,提高出栏率和商品转化率,大力发展禽、猪、奶牛等家庭养殖业和特色畜产品基地,以此带动农牧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努力推进农牧区市场体系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积极引导、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的发展,寻求多方合作,打开流通渠道,繁荣农畜产品市场,保证农牧民的稳定增收。
  他还告诉记者,除了在农牧业方面有大的举措,在其他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并且做好组织、引导和协调工作,使劳务输出有组织、有规模的进行,大幅度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进一步按市场需求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大对农牧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2005年全地区已举办各类农牧民技能培训班52期,培训人数5027人。技能培训提高了农牧民的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使农牧民有一技之长,农牧民运用所学知识,进而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中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增加了收入;要继续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民族手工业和多种经营,增加农牧民的非农收入。积极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争取区内外各项资金,开发具有藏东民族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和新特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