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0:3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昌都地区把“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活动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共成立各级联合工作组138个,(其中:区、地、县、乡四级联合工作组14个,地、县、乡三级联合工作组5个,县乡联合工作组119个),深入全地区所有乡镇,把宣讲作为重要抓手,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实际,全面了解掌握各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理清发展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成效明显。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扎实搞好全地区“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活动,地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区组织“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昌学组发〔2009〕35号),迅速成立昌都地区“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两帮助”活动的组织领导,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各县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召开了“两帮助”活动动员大会,确保了“两帮助”活动工作领导有力,动员迅速,组织到位。各联合工作组认真准备宣讲资料,在开展活动前就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准备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区党委七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资料,党的民族政策和富民惠民政策的相关藏文资料,做到了先学一步,学深一点,为扎实开展宣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宣讲,统一思想。各联合工作组深入基层,进驻定点帮扶乡镇,走村入户,把宣讲作为重要抓手,以会议、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开展“两帮助”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向干部群众广泛宣讲了党的十七届四全会和区党委七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宣讲了党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集中开展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使群众真正明白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恩报何处”,进一步振奋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爱国热情,坚定了干部群众跟党走的信心,为“两帮助”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开展“两帮助”活动期间,各级联合工作组共开展政策宣讲126次,受教育干部群众共计22618余人次,向干部群众发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党委七届六次全委会精神学习问答》、《西藏自治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补充读本》、《西藏自治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基层党员读本》等各类宣讲辅导资料(藏汉文)共计3190余本。
加强调研,掌握实情。各联合工作组按照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实际的原则,精心制作调查表,深入基层,围绕发展、稳定、民生、党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乡、村干部座谈会,农牧民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掌握第一手资料;各调研组还走村入户,通过与农牧民群众零距离交心谈心和广泛开展问卷调查等,全面了解了各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制约农牧区发展的因素;各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农牧民群众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知晓情况,各项支农惠农及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户情况,农牧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庭收入、文化素质、家庭人口、住房、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掌握了弱势群体和困难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导致贫困的根源和全面掌握了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所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广征民意、问计于民,使干部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作风上更加深入群众,工作上注重着眼群众,增强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活动中,联合工作组共深入19个乡(镇)、82个村,共征集到群众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210条,其中对“两委”班子提出意见72条,全面掌握了各县农牧区发展的现状以及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各县委政府谋划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制定方案,解决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各联合工作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能就地解决的问题就地解决;群众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积极发动群众自主解决;群众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一个部门无力解决的问题,采取几个部门联合的办法加以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备案研究解决;与现行政策不相符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切实把发展基础比较薄、平时群众反映问题多、工作推进难度大的村作为解决群众困难的重中之重,一些久拖不决的矛盾得到了较好的化解,较好的维护了群众利益。在开展“两帮助”活动中,共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194件,帮助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50件,督促检查党的富民政策落实情况98件,其中办实事176件,自治区联合工作组共投入177.67万元,地、县联合工作组共投入资金80.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