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藏东明珠>民族文化>

    美人谷谜团谁来破解?

    2014-03-15 17:21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从神话传说到“梅花旋纽”

      相传,在许多年以前,一只凤凰飞到了墨尔多神山,随后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传说固然美丽,但它除了是古老的嘉绒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侧面反映一定的历史、自然和宗教方面的根源以及当地人们对“美人谷”所赋予的精神境界和意义之外,终归也只能是传说而已,反而是法国卫星摄到的一张图片,让全世界人都感到惊讶。

      2000年元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认同SPOT卫星拍摄到的一张照片,人们惊奇地发现,照片显示的地方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最独特的地形地貌”。照片上五条山脉和五条江河呈360度辐射,形成一个仿若飞速旋转的巨大无比的绿色漩涡,有如一朵盛开的梅花,五条山脉形成五瓣花片,五条河流恰好勾勒出五瓣梅花的花边……人们觉得这个地方一定不同凡响,就在全世界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这就是“美人谷”丹巴。

      展开地图就会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深藏于横断山脉深处的墨尔多神山、大渡河等五条山脉和五条江河所形成的360度辐射漩涡与“照片”显示的绿色漩涡完全一样,而丹巴县城就是这个绿色漩涡的中心。地质专家把这种构造定名为“旋纽构造”。旋纽构造虽然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但地质学中的旋纽构造却并不多见。“丹巴梅花状旋纽构造是一个直线半径至少为30公里的宏观构造形态,只有从卫星照片上才能看到全貌。”对于这种特殊地貌的形成,专家们解释为“受地球地应力压结构面、张性结构面和纽性结构面等三种不同结构性质结构面的影响,地球表面岩石圈发生非构造性破裂……一般均以五角形或六角形两种多边形特征出现……,仿佛是‘上帝’垂青于丹巴这块神圣的土地,赋予丹巴旋纽构造五条应力释放带,刚好形成一朵盛开的大梅花。”

      这种奇特的地理构造后面到底隐藏着多少大自然的奥秘?花是美丽和女人的象征,人们称这种奇特的地理构造为“梅花旋纽”,难道真是大自然造就的这朵“梅花”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丹巴就该成为世人向往的“美人谷”?

      这里本是“东女国”

      对于我国名著《西游记》中关于玄奘前往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女儿国”的描述,人们总以为是作者杜撰出来的神话故事。其实,在隋唐时期,史籍中关于“女儿国”的记载并不鲜见,它们的位置就在今天的康区一带,而且地域辽阔、影响巨大,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东女国”和“西女国”。藏学家任乃强先生认为“西康有东女国”。他认为:“东女国”是“羌塘一女性中心分出的左右两支属国。”为方便识别,就被分别称为“西康女国”和“雪山女国”。由于“西康女国”在“雪山女国”的东边,故“西康女国”又被称为“东女国”。

      当代学者王怀林在康巴文化研究方面颇有造诣,他在从省上下派到我州担任宣传部长后,经深入到丹巴县考察和多方论证得出结论:“东女国”就在今天的丹巴一带。《旧唐书·东女国传》记载:“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清楚地记录和反映了“东女国”的方位。茂州即现今的茂县、汶川一带,雅州即今天的雅安,这一地带大概在北抵今壤塘县境,南至今雅江县辖区,其中心就在今天的丹巴、道孚一带。《唐会要》和《甲唐书》说:“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任乃强以地貌近似而认为:“康延川”是今西藏昌都。其实,大小金川在今丹巴汇合成大渡河,“弱水”就是现在的雅砻江,而以牛皮船渡河,在现在的大渡河与雅砻江也是十分普遍的,同时雅砻江在道孚一带也恰是南流。由此看来,“东女国”的故都“康延川”在今丹巴一带应该无疑。

      王怀林介绍,“东女国”是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和地方政权,以女性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会制度,是“东女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旧唐书》称东女国“俗重妇人而轻丈夫”,《新唐书》记载东女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专家学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至今嘉绒地区仍存有“东女国”文化因素,当地的嘉绒藏族依然信奉对墨尔多神山的崇拜。藏学博士格勒指出,嘉绒地区在古代存在过以女性为中心的崇拜时代,“嘉绒”应该是唐代藏族人民对“东女国”的称呼。

      一带王朝沉睡在岁月的冰峰里,一梦千百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一度活跃繁华的文明消失了,传奇般的历史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嘉绒藏族作为“东女国”的后裔,由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等因素,形成了他们独具魅力的“东女国”特色。只要肯花力气考证,你就不难发现,现在嘉绒地区广泛流行的“顶毪衫”、“抢头帕”等习俗,恰是古老的女国遗凤。

      而今,只要你去丹巴,那里的人们便会津津乐道地告诉你,曾经的“东女国”女王就是他们的嘉绒美女……

      真是西夏皇室后裔?

      有人认为,700多年前,当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消灭党项人建立的李氏西夏王朝时,西夏皇室的一部分嫔妃和王公贵族从遥远的宁夏南渡洮河、越松潘草原、沿金川河南下,终于逃到气候温和、山美水秀、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之中的“东女国”定居。毫无疑问,这些漂亮而气质高雅的王公贵族和皇室嫔妃,他们不仅为“东女国”带来了北方的先进文化,更把他们的美丽和富贵带到了这方风和日丽的土地上,一代代地繁衍生息,造就了“东女国”的“男儿壮如山、女儿美如玉”。

      按照这样的说法,应该是符合遗传学原理的,似乎又为“美人谷”的女人美、美女多找到了一条切实的科学依据。如果再进而与前面讲到的“梅花旋纽”地质构造注定丹巴应该成为世人向往的“美人谷”结合起来的话,尽管有一些扑朔迷离、神秘莫测,但也恰好迎合了人们的普遍心态,这也未尝就不是一件好事。

      ……

      但是,不管“美人谷”的谜团最终能否破译,这里的女人美、美女多却总是不争的事实,只要丹巴美人谷能给你一种特别的感动,那么也就够了……我想起了一首常常回响在丹巴的歌:“春天走进山寨来,梨花开在田野间,洁白的花像姑娘的心,山寨处处现真情。夏天走进山寨来,石榴花开在古碉下,火红的花像姑娘的脸,山寨处处彩云飞。秋天走进山寨来,纳玛花开在藏房前,金色的花像姑娘的梦,山寨处处庆丰收。……”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