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昌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4-03-12 09:2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昌都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报记者罗布报道  今年,地委、行署明确首要任务,进一步理清“新农村建设抓重点”的工作思路,以“扭住安居乐业不放,丰富安居内涵,加大乐业力度”为主线,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服务,以安居为突破口,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大好局面。    

    今年,全地区要确保完成12295户的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其中,农房改造8718户,游牧民定居1000户,扶贫搬迁1911户,地方病重病区群众搬迁666户。计划完成投资81097.9万元。同时,还要整和资金5321万元完成250个行政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完成22个以上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截止5月中旬,全地区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开工,总计开工户数达9553户,其中,扶贫搬迁1443户、地方病搬迁498户、游牧民定居885户、农房改造6727户,占年度计划总任务的78%。已完工1956户,在建7597户, 9710名群众受益,已完成建设投资21037.51万元。今年全地区共计划安排新农村示范点建设22个,各县在落实任务中又自加压力,实际安排40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截止目前,10个县的35个村已做好规划,其中8个县的26个村已开工建设。今年在农牧民安居工程项目区内安排250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目前各县“村级配套建设”已完成投资1596.3万元,工程进展顺利,预计10月底前将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安居工程建设中,昌都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则,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起到了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    

    在强化管理,狠抓措施落实方面,一抓数量落实,昌都各县对年度计划和分类建设对象进行了细化分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做到了任务到乡、措施到村、责任到户,并将安居工程建设工作纳入全地区上下各级组织年度考核目标;二抓质量提高,各县充分利用农闲时节,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民间能工巧匠和乡村干部,积极开展以质量监督、施工技术、劳务技能为主的培训工作,大力培养安居工程建设急需的质量监督员和石匠、木匠、泥水匠等专业技术力量,据统计,1--4月共培训2000余人;三抓组织化程度,做到土地、木材、建设、安全生产、工程档案严格管理,在规划设计上按照人畜分开、改水改厕、突出特色、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建设思路,并与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旅游资源等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藏东民居新特色,展示康巴新农村风貌;四抓新的突破,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大力推广使用替代材料入手,地区统一采购的2000吨“工”字钢已全部到位,并陆续投入使用。    

    昌都注重使农牧民群众既“安居”,又“乐业”。通过组织劳务输出、组建农牧民施工队、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牧民专业协会等途径,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截止目前,全地区在安居工程建设中,共培养和扶持了以农牧民为主体的施工队147个,从业人员达到11316人。一批围绕着安居工程建设的沙石厂、砖瓦厂、石灰厂等相继建立,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建设,开辟了农牧民增收的新路子。通过实施集中搬迁和小城镇建设,农牧民群众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创新就业出路和生存方式,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商业活动已在新农村建设中崭露头角。有些农牧民利用新建安居房开设店面,开办茶馆、饭馆、修理铺、家庭旅馆、百货店等等,农牧区的商业气息日益浓厚,经济活力开始显现。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