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0:5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突出一个“早”字,是今年昌都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大亮点。今年,昌都地区各级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力度这一有利机遇,早动员、早部署,鼓励和组织农牧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障了专项补助资金与农牧民投工投劳及时落到实处;此外,还完成了9个县的小型农田草场水利建设规划的审查审批工作,力争在年内开工,使其早日发挥效益。各县立足抗旱,春耕备耕,变“冬闲”为“冬忙”,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对毁坏的水渠和水塘进行维修和加固,提高水利设施的有效利用率。到目前,全地区共改造低产田12.9万亩;新修水渠26条,维修水渠3373条;维修水塘1136座,新修水塘9座,新增灌溉面积9718亩。
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昌都地区以用水协会为主要载体,积极组织农牧民参加水利灌溉设施的维修和水源工程的建设工作,清淤除障、防渗堵漏,完善田间渠系配套,扩大引水流量,增强灌溉能力,使春耕春播用水得到了保证。
科学发展观在昌都地区水利建设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关部门坚持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和群众自愿、直接受益的原则,完善“一事一议”的政策,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民办公助”的新机制、新办法,采取整乡推进、集中建设的方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去年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完成39个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的试点工作。逐步实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由政府投入和组织、农牧民服从和参与,向政府扶持和引导、农牧民自主决策和自主管理的根本性转变。(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