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4:05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芒康县在“群众无小事,事事系民情”上狠下功夫,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打好基础,以科学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基础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增加动力,带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县城供水扩网工程和第二批农村饮水工程及扩大内需项目第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县城和农牧区的人畜饮水问题。装机容量2×125kw,概算批复总投资648.78万元的曲登电站现已开始运营发电,电网覆盖曲登、麻中、亚中等6个自然村。新建朱巴龙乡35千伏变电站一座(1×1250kVA),工程总投资1850万元,供电范围为竹巴龙乡政府及15个村(含自然村)678户3500余人。
注重优化结构,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径。进一步打牢农业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找准特色发展方向,不断加强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特色增收。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注重基地建设,现已建有黑山羊养殖基地、纳西反季节蔬菜基地、索多西辣椒基地等,努力在“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上下好功夫。各乡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增收致富新途径。朱巴龙乡通过在“一产上水平”上打牢基础,在特色种植养殖上求突破,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上实现新迈进。纳西乡努力发展“房前屋后”经济和藏猪藏鸡养殖及风情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培养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在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着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一是加大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的有利时机,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科技大会并向群众发放农牧科技宣传资料(藏、汉)和播放科技录像带,对农牧民群众进行培训,使群众掌握了最新的农牧技术知识,为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在通过劳务输出增加收入的同时向外地取经,转变观念,拓宽增收渠道。三是“领头羊”模式带领群众增收,积极培养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并吸纳积极、先进、优秀的人员入党,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服务群众发展的动力。
抓好民生保障,为困难群体送温暖。立足加强建设以政府保障为主导,社会扶持为依托的多层次社会扶贫济困格局,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和谐富裕文明。一是对全县农牧区特困群众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将符合条件的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建立特困群众基本情况档案资料,将现有1564户8267人纳入农村低保。二是在优抚、抚恤工作方面,不断加强对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并解决实际困难。
深入基层调研,为群众生产生活排忧解难。深入农家院落和群众促膝而谈,真正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帮助群众理清思路,谋求发展,探索增收致富之路。并通过组织引导、党员帮扶、群众互助、困难群众自力更生来促进共同富裕。同时将群众困难记在本中、放在心上,将解决民生困难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