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4:06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边坝县各参学单位结合当前实际工作,把保稳定、促和谐作为重中之重,从打基础入手,贴近群众,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提高了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一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社会局势稳定。各参学单位高度重视春节、藏历年来临之际维护社会局势稳定工作,加大巡逻力度,安排专人对重点场所和部位进行巡逻检查。要求商店、茶馆等营业场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停业,对凌晨在外游荡的人,进行严肃批评,并责令其回家。同时还针对平时一些习惯不良、爱惹是生非的重点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以防止醉酒扰民、群体斗殴等现象发生。各乡(镇)还积极安排各村委员主任负责本村节日维稳工作,认真做好巡查,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原则,及时向乡(镇)党委、政府上报情况,并做好寺庙日常检查指导工作和僧尼的请、销假制度,对在节假日期间外出的僧尼做好详细登记和跟踪巡查,做到全面、及时掌握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社会局势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认真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旧的、过时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拉孜乡着力实行挂牌上岗制度,修改完善了《拉孜乡机关干部值班制度》、《拉孜乡治安联防队工作制度》、《拉孜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拉孜乡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拉孜乡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拉孜乡党员“三会一课”制度》等,新制定了《拉孜乡党员干部下村制度》,多方面对下村干部的行为举止进行规范和约束,不仅提高了干部下村办事的效率和质量,更确保了乡党委、政府能及时得到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以便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草卡镇根据村干部平时开展工作情况及效果,创新考核机制,通过村委自评、党员民主评议、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组考评等方式,客观、公正、公平对全镇7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考核评价,评出了9个优秀、64个称职、2个基本称职和1个不作考评的村干部,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发放村干部绩效工资和干部录用的主要依据,全面试行村干部岗位绩效目标考核制度,采取“基本工资+绩效补贴”模式兑现村干部报酬,做到了严格程序,严格标准,核定村干部工资,真正体现出“奖勤罚懒”的绩效考核导向,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村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认识,在村干部之间形成了竞争向上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促进了草卡镇农牧区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是关心干部群众疾苦,增进干部关系。及时给予基层党员干部、困难群众关怀和问候,进一步增强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为扎实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拉孜乡党委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了解到过查村党支部书记欧那重病卧床,及时组织乡干部到欧那家看望,乡党委书记亲自上门,询问病情,安慰他安心养病,不要担心村里的事情,乡里会安排好人员进行管理,并代表乡党委、政府把600元慰问金送到了他手中。活动中,拉孜乡还广泛开展调查摸底,从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先后帮助岗水、达孜、雄日村解决了最突出、长期遗留下来的达孜村和岗水村之间马的赔偿、雄日村群众牛的赔偿等问题。边坝镇卫生院在认真做好全镇医疗卫生工作的同时,深入11个行政村做好新型合作医疗家庭账户的登记、集资活动,共建立家庭账户647户,集资44070元,将合作医疗的覆盖面由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5%,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贡乡针对“7·29”洪灾以来,金加公路被冲毁,阿兰卡村被困,村民出现粮食短缺现象(10户48名群众中有6户缺粮达8640斤),积极采取在本村征集粮食、从乡政府干部职工口粮中抽粮、组织加贡村56人对加贡至阿兰卡村骡马驿道进行抢修等多种措施进行筹粮,及时将粮食驮运到拉阿兰卡村缺粮群众手中,解决了群众的生活困难,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