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历程话辉煌——庆祝昌都解放60周年系列综述
2014-04-09 18:20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60年,峥嵘岁月稠。
60年前的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祖国大陆统一的最后一役——昌都战役,胜利地将五星红旗插上了昌都镇的城头。
仿似东方第一抹晨曦划破浓稠的黑暗,引领旭日照亮整个苍穹,从此揭开了昌都历史的新篇章,更是奏响了西藏和平解放的序曲,奠定了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坚实基础。
历史的洪流滚滚前行。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局势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幸福安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昌都已经巍然屹立在西藏东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昌都
解放前的昌都同西藏其他地方一样,广大农奴和奴隶生活在三大领主的剥削压迫下,过着没有人身自由的悲惨生活。卡若区通夏村71岁老人扎西次仁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昌都镇城区面积很小,不知道多少农奴住在用乱石围成的土围子和破毡片、木板搭成的棚子里,游民、乞丐蜷缩街头,街道狭窄、尘土飞扬,全城没有一幢砖瓦房和一条像样的路,更没有学校、医院。
1951年1月1日,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宣告成立,并颁发第一号布告:“昌都地区既经解放,为保障全体人民生命财产,执行信教自由政策,维护社会治安,确立革命秩序,着令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负责指导军政有关事宜……为藏族人民服务。”
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昌都各族人民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昌都波澜壮阔、慷慨激昂的历史伟业,在昌都建起了第一所小学、第一家医院、第一个气象站、第一个水文站、第一家银行等数个“西藏第一”,先后历经了执行《十七条协议》、积极恢复生产、有重点地开始经济建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重要历史时期。特别是1959年在党的领导下,昌都随同全西藏肃清了达赖集团发动的武装叛乱,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昌都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加速了昌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进入新时期以来,昌都地委、行署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各对口援昌省、市、企业的大力援助化作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强大动力,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不断深化发展思路,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使藏东这片古老而沧桑的土地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昌都,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实现了巨大飞跃,彻底告别了封闭的庄园自然经济,正向现代市场经济迈进,进入了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群众收入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09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57.9亿元,第一产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21.96亿元、7.02亿元、51.5亿元,财政收入达2.78亿元,肉、奶产量分别达到7.34万吨、7.95万吨,农牧民人均生产总值9021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144元。
谈到昌都镇的变化,扎西次仁一脸幸福:“你看,2002年昌都镇昌庆街旧城改造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通夏村也在2005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从‘乞丐村’变成了‘藏东第一村’。在党的领导下,昌都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更是越过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