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宿县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全面回应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将服务意识不强、干部住房困难、就餐难、群众就业难、教师师资力量不均衡、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
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八宿县建立党政服务大厅,设立13个服务单位窗口,坚决整治故意刁难群众,门禁制度不人性、便民措施不健全、不科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着力解决政府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使政府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自身要求更加严格。
解决干部职工住房难、就餐难问题。自西藏自治区公开招录基层公务员以来,大批大学生村官、基层公务人员都分到了基层,造成县、乡一级干部职工住房紧张问题日益严峻。为此,八宿县研究制定了《解决八宿县干部职工保障性住房实施方案》,决定在县城建设90套住房,乡镇修建56套住房,解决干部职工住房难问题。开办干部职工食堂,解决
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1至6月,认真开展摸底调查,统计核实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城镇失业人员290人,乡镇未转移就业人员687人,通过邀请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经济林木种植专家和畜禽养殖专家对各乡(镇)村38名农牧民群众代表进行现场培训,着力培养种养殖带头人和推广人员,帮助群众提高种养殖技能,同时,强化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督促各用工单位余农牧民签订用工合同200余份,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
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一是教育局为建立均衡型师资队伍,制定了一套教师人事调动制度。县中小学教师实行公开招考的方式择优选拔教师,乡镇学校教师工作满三年(含三年)以上的教师均可报名,凡是在高海拔和艰苦偏远乡镇任职的教师,按每呆一年加1分予以照顾;规范教师调动审批程序,要调动的教师必须先经校长签字同意后方可调动,教师工龄不足三年不得提出调动申请,夫妻双方均为乡镇教师,要求调到同一学校的予以优先考虑。二是建立操作性强的支教制度,将支教工作作为教师晋升职务、职称评聘、参评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予以优先考虑。支教时间为一年,支教教师到所支教学校后,必须服从学校管理和安排,支教期满由学校出具一年工作考核鉴定,考核不合格的,当年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下一年继续支教。
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一是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必须增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临时用电的管理。二是将路面流动巡查制度作为长期机制,严厉打击货运机动车辆非法载客,超速、无证驾驶、疲劳驾驶、农用车非法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定时不定时的排查安全隐患。近日,八宿县对318国道业拉山、安九拉山等危险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塌方、路基下沉、护栏毁坏隐患7处,整改3处,正在落实4处。三是深入特殊地质结构的寺庙,开展地质灾害和隐患排查。目前,八宿县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查处的安全隐患项目17处,已整改15处,还有2处正在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