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今日西藏昌都: 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丁青县|察雅县|芒康县|八宿县|左贡县|边坝县|洛隆县|类乌齐县|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今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今日西藏昌都>丁青县>新闻频道>

来自海河之滨的“健康使者”

2014-08-25 09:53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来自海河之滨的“健康使者”
——记丁青县人民医院第七批天津援藏医生苗振立
本报记者郝鹏举 谭泓
    在琼布大地,有一个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一次次挽救生命于死亡边缘,用自己的兢兢业业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树立了一座座高尚的丰碑,他治病救人的事迹被当地群众广泛称赞,他就是第七批天津援藏医生苗振立。
    在进昌都时,他女儿刚刚1岁半,父母都已70多岁且身体不好,爱人工作也十分繁忙,家中正是需要他的时候。“在接到进藏任务时,我就对家人说,雪域高原上有生命在等待我救治,有病人在等待我关心,援藏一任,造福一方是一名医生该有的职责和心愿。”苗振立向记者说道。
    去年8月苗振立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藏干部的一员来到昌都,前往丁青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援助工作,开始了在琼布大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人生新征程。
 
第一次大型手术
 
    2013年11月某日早晨,睡眼惺忪的苗振立接到医院急诊室的电话,有一名孕妇生命垂危需要马上做手术,他立即赶到医院,发现患者是胎盘早剥、自发性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胎死宫中,病情十分严重,手术风险很大。医院当时的条件十分有限,做这样大的手术成功率不高,作为主刀医师的他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与责任。“这里离地区人民医院近260公里,路况又不好,转院肯定不行,这个手术一定要做。”在研究抢救方案时,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经过4小时生与死的争夺,手术取得了成功,从死亡边缘挽救了这位产妇的生命。十分疲惫的他刚刚回到寝室躺下,急诊室又打来电话,有一名阑尾穿孔患者需要马上做手术,他立即起身赶往医院,一呆又是2个多小时。
 
第一次迎接新生命
     2013年年底,一位待产的孕妇不愿接受剖腹产,已经过了产期3天,孩子还没有生下来,情况十分危急,产妇面临生命危险。苗振立通过翻译耐心做病人及其家属工作,最终病人同意做剖腹产手术,由于医院没有血站和稳定血源,传统剖腹产风险很大,苗振立当即决定使用新型剖宫产方式进行手术,面对病人及家属迷茫又殷切的目光,他毅然走上了简易的手术台,仅半个小时,孩子就出生了。
    这是丁青县人民医院成功的首例新型剖宫产术,也是苗振立第一次在高原上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第一次做婴儿手术
    2014年3月19日,一名8个月大的婴儿小肠从腹股沟管深环脱出,不能自行还纳回腹腔,即医学称的先天性嵌顿疝,时间久了会造成肠坏死。由于病情已经拖延了三天,已导致肠出血,病情十分危急。他立刻会同医护人员展开了抢救,8个月大的婴儿手脚乱抓乱动,给手术增加了难度,医护人员一边哄逗着婴儿,一边实施救护。输液、消毒、打麻药、切开疝囊,待小肠血运恢复正常后纳入腹腔,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缝合切口,经过这一系列严谨有序的操作,孩子得救了,创造了丁青县人民医院最小年龄患者手术成功的记录。
 
第一次献血救人
    今年4月10日18时,35岁的扎西央吉因产后大出血被送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处于休克状态。苗振立和值班医生迅速制定出抢救治疗方案,给病人鼻导管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治疗,并决定立即输血1300毫升。然而,难题出现了,病人处于休克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却没有血库,如果转往上级医院,有更大的危险,只能在健康人群里寻找符合病人的B型血。很快,援藏医生在病人家属里找到4名血型符合的人员,800毫升血液顺利输入扎西央吉体内。对于一个危重病人来说,800毫升血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丝毫犹豫,苗振立立即建议,在医护人员中寻找合适血源,在场的医护人员纷纷响应这一建议,经检测,苗振立和医院院长嘎松扎西符合血型。此时,苗振立已经在海拔近3700多米高原手术台上连续抢救病人3个多小时,他果断地挽起衣袖,250毫升新鲜血液顺着导管流入病人体内。几小时后,扎西央吉苏醒过来,各项生命体征都有所好转,得救的扎西央吉说不出话,眼角边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还有一次献血救人的经历,那次献血后,我就得了感冒,一直不好,直到1个多月后才好。”苗振立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能用自己的技术去缓解病人的疾病与痛苦,还能用自己的血液去挽救病人,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的经历和体验。”
 
第一次当老师
    丁青县人民医院条件简陋,当地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还不是很扎实。苗振立来后,考虑到自己作为援藏干部一年半后就要回天津,他决定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当地医护人员,培养一支永不走的当地医疗队伍。他利用自己所学的麻醉知识,手把手教医院的麻醉师扎西,“你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术前用药情况,找准患者的病灶位置,最关键的是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深度等情况科学调配麻醉药剂量……”他耐心地向扎西讲解麻醉知识。他还利用查房和日常诊疗等时机,对不正确的操作逐项加以纠正;对于不消毒随意进入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进行批评教育;指导医生科学使用抗生素,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并协助制作了一批病服、手术衣,保持手术室无菌状态。同时针对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常见病,通过日常辅导、举办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和讲座等形式,带教100多人次。为加强医院规范化建设,指导医院建立了病历书、消毒隔离、交接班、药品管理等规章制度。
    因丁青天气寒冷,急诊较多,苗振立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心率长期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但他坚持每日查房,手机24小时开机,碰到危重病人,总是第一个赶到现场。一年来,他共接诊1000多例,实施手术260余例,疑难病例200余例,挽救了16名危重患者的生命。同时,他深入全县13个乡镇开展义诊,宣传科学分娩知识,引导他们摒弃落后观念。在他的努力下,丁青县人民医院门诊量和住院率同比分别上升28%和32%。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