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昌都市针对“双联户”户长人员众多,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工作责任感、群众威信度参差不齐,联户长工作热情不高,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整体工作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三强化、六措施”,积极探索并努力完善户长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不断深化。
三强化:一是强化分类管理,健全考核奖惩机制。针对机关楼院、农牧区、社区各联户单位联户长人员类别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及具体实际,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联户长管理工作标准、工作职责、奖惩条例等,统筹机关楼院、农牧区、社区联户长不同人群特点,由各县结合实际,提供符合实际的参考依据和执行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采取适当调低机关楼院户长补贴、适当调高农牧区、社区户长补贴的方式,
不断统筹调整户长补贴。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监督考评机制。通过成立地、县、乡、村四级“双联户”户长工作检查综合考评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综合考评对象、考评方式、考评结果公示范围、报送备案程序等工作流程;并将落实联户长管理、补贴发放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以考评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户长及年度工作先进和后进的重要依据,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三是强化民主监督,健全民主评议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群众民主评议制度、实行双向评议制度及定期组织联户长召开座谈会三种方式,充分发挥联户单位成员的监督作用,实行“优胜劣汰”,不断增强户长的危机感、紧迫感,不断提高联户长的工作责任心和创新意识,同时利用座谈畅谈心得体会,交流工作经验等形式,不断加强不同联户单位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进而提高工作整体水平。
六措施:一是分类统筹补贴标准。为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机关楼院联户长与农牧区、社区户长的实际,科学上下调整补贴标准,调整后分别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分别进行户长补贴核算,优秀按照100%的标准计发,合格按照80%的标准计发,告诫按照60%标准计发,不合格按照40%的标准计发。惩扣的补贴资金部分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合理划拨。二是制定业绩考核办法。要求各县充分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双联户”户长业绩考核办法,乡镇综治办建立联户长业绩考核台账,并指定专人定期审查汇总,村(居)两委进行考核和记载并上报,结果作为支付“双联户”户长误工补贴、进行表彰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要求村(居)进一步加强“双联户”户长管理,定期不定期对联户长的履职情况、联户单位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结合每年开展的“优秀户长”评选和表彰活动,优先选优推荐,并在其所在村(居)内进行公示。四是严格补贴核拨程序。将误工补贴与每月综合评定情况挂钩,由县、乡(镇)综治办严把审核关,审核后由县综治办报县财政局核准下拨。县综治办对落实情况负责监督检查。五是规范业绩考核流程。村民委员会每半年对辖区内的联户长业绩进行全面考核一次,提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评价意见,经村党支部审查、逐级报乡镇、县综治办备案,并向全体村(居)民公示。不合格的应当立即调整;基本合格的由村党支部书记给予诫免谈话,一年内两次考核均为基本合格档次的来年进行重新民主推选,并逐级报乡(镇)、县综治办备案。六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结合《昌都市民生信息员管理(暂行)办法》及《昌都市民生信息员奖励制度》相关规定,将联户长业绩考核结果与民生信息员考核奖励相结合,在实行双向培养的基础上,实行双向追责,双向授奖。同时,根据《关于推荐优秀联户长、优秀双联户成员进入村(居)“两委”班子的办法(试行)》,把联户长业绩考核结果作为后备干部推荐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优秀户长进行优先推荐。
目前,昌都市已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昌都市“双联户”户长激励机制的意见》,该意见已进入审核阶段,一经通过,将全面提升全市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改善昌都市联户长缺乏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局面,推动“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不断实现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