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昌都市为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心谋划措施,牢牢把握“真实、准确、完整、规范”工作要求,注重上下沟通,扎实推进改革工作。
全面清查,初见成效。由市编办(审改办)起草下发《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工作的通知》,明确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清理对象和范围、清理原则、工作要点、方法步骤等内容,由各部门填报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及联合行政审批事项,对全市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查,各部门梳理本单位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后上报。初步梳理出32家相关单位共有行政审批事项259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9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62项。
突出重点,各个击破。市编办(审改办)对报送的项目进行初步审核,并再次下发《关于认真做好行政审批事项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针对各单位初次上报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通报,并对全市行政审批调查摸底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同时,对各单位的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函告通知,对照各单位“三定”规定和《西藏自治区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参考内地地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逐项审核,提出意见,要求各单位再完善,明确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并在机关内部公示,接受内部监督,由市编办(审改办)进行综合审核。
深入单位,实地核查。市编办(审改办)对各部门审批事项逐项甄别后,由市编办(审改办)工作人员组成核查小组,分赴各相关单位开展实地核查,召集单位分管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对其审批事项逐项核查,重点清查无法定设定依据,但依旧进行非法变相审批的事项,一旦查明,当场责令整改、取消。同时,明确承接自治区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与需取消和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区)级的行政审批事项。 广征意见,形成清单。对全市审批事项征求社会公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意见,由市编办(审改办)根据意见对审批事项再次修改补充,形成总的审批清单。报市人民政府研究,形成《昌都市行政审批目录》向社会公开,并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由市民服务中心进行集中办理,切实提高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