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带动 基地促动 产业助推
芒康创新助农增收方式拓宽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本报芒康电(通讯员 闫晓林)近年来,芒康县按照“特色农牧立县、矿产水电强县、生态旅游富县、文化教育兴县”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以葡萄、大蒜、花椒、辣椒等当地特色种植为基础产业,建基地、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建立起了一批具有区位优势,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龙头带动。按照“企业带动产业,产业增收助推农牧民致富”的理念,以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不断强化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连接机制,切实提高特色农牧业普及率。在纳西、木许、曲孜卡三个乡(镇)种植葡萄3950亩,带动农户1200户;在索多西乡发展辣椒种植1500亩,带动农户656户;在曲孜卡乡发展花椒300亩,带动农户180户,在徐中乡发展大蒜400亩,带动农户116户,在嘎托镇修建占地44.96亩的蔬菜高效日光温室40栋,带动农户12户。同时,积极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成立葡萄、辣椒种植协会,引导农牧民种植户走“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实现“产、销、购”长效机制,引导、鼓励葡萄、辣椒种植农户分别与西藏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芒康县绿野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同,使种植户不再发愁葡萄、辣椒的销路问题。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为促进芒康经济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全面推广“一村一精品、一乡一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地促动。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快种养殖业基地发展步伐。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帮扶、学习培训等保障措施,倾力打造“一乡一品”产业基地,在纳西、木许、曲孜卡三乡投入资金164万元,建立藏鸡养殖基地,发展养殖户422户,饲养藏鸡48399只;在朱巴龙、索多西和如美等干热河谷地带的乡镇,投资414万元,建立黑山羊养殖基地,发展养殖户100户,养殖黑山羊8000余只;在莽岭、如美、木许等乡镇发展藏猪养殖,养殖藏猪3000余头,并通过采取藏猪和野猪自然交配的方式进行驯化,改良藏猪品种;在嘎托镇的普拉村和巴拉村,开展优质青稞种子田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一级种子田基地300亩;二级种子田基地4000 亩。
产业助推。近年来,芒康县着力把盐井、曲孜卡等地打造成为昌都蔬菜生产基地,力争建成蔬菜基地2000亩,产量达1215万公斤,现已完成90座高效日光温室大棚和100栋塑料大棚建设,总占地面积161亩,计划在2015年完成高效日光温室大棚100座;投入资金240万元,建设果园111亩,着力打造“康巴蜜桔”和“盐田酸桔”;继续抓好葡萄酒产业基地建设,投入资金2817.3万元,在纳西、木许、曲孜卡等南部乡(镇)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农牧民群众发展葡萄种植业,全力实施好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确保新增种植面积3100亩,力争年底全县葡萄种植基地达5500亩。
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近年来芒康县坚持“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的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结出的硕果。芒康县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特色农牧业运作机制,不断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切实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使项目区形成了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良好管理体制。由于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程序严密、监管到位,特色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确保了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