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卡若区委以创新社会管理体系为契机,以社区党建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社区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采取“五联”工作法积极推行社区“大党委制”(即:以党建机构为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与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沟通、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实体)运行模式,全面加强社区党组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
加强党的组织联建。社区“大党委制”以卡若区城关镇9个社区居委会为基础,将社区党员、“两新”党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和流动党员全部纳入,驻社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以到社区服务的形式加入社区,参加社区活动。同时,以“小区或片区建党支部、楼栋建党小组”的方式建立网格化、层级式的党组织和根据社区党员的各方条件建立灵活多样的党组织。
加强党员队伍联育。一是联合发展党员。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商定党员培训和发展计划,共同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理论培训、交心谈心、入党宣誓等活动,统筹党员发展。二是联合管理党员。在加强对社区党员进行身份清理、关系转接、交纳党费等全责管理的基础上,对于“双报到”党员(即:机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其组织关系在机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同时,又到其家庭所在地的社区居委党组织报到)和流动党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类建立“活动党组织”,对党员实施身份管理和跟踪管理,对部分热心社区事务的党员志愿者实施星级管理。三是联合教育党员。“大党委”充分整合社区内的场所、人才、物资等资源,适时组织开展党性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学习培训等活动。
加强社区事务联办。通过有效整合驻社区的各单位资金、物资、人力资源,联合建立社区党员之家、流动党员服务站、党员志愿者工作站等工作平台,不断改善社区工作的基础条件。积极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职工,建立各类功能性志愿服务队伍,长期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形成服务社区的长效机制。
加强工作考核联抓。建立推行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社区重要问题审议决策制度、社区党组织和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定期述职评议制度、优秀党员和优秀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评比表彰制度等制度,保障“大党委制”规范运行。同时,通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开展公开承诺、双向述职等形式,加强双向管理。
加强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委党建联席会议由社区驻点领导负责召集,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由驻社区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主要研究讨论社区党建、维稳、民生管理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