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攻坚克难谋跨越 奋力赶超求崛起---昌都市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6-01-04 11:28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攻坚克难谋跨越 奋力赶超求崛起
——昌都市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5年,昌都市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强工兴市、东西发展、创建基地、夯实三基” 构建团结美丽和谐幸福昌都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顺利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撤地设市一年后,昌都市政府向藏东各族人民交上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经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6亿元,同比增长16.1%,经济呈现出“三快三稳三大”的良好发展态势。投资增长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72亿元,同比增长13.2%;消费增速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38.5亿元,同比增长20.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1560元、同比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7650元、同比增长15.6%。财税收入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金融支持力度大、援藏支持力度大,财政支出力度大。

自治区昌都工作会议确定的项目到位投资4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49亿元。贡觉至芒康公路、川藏公路左贡段路面处治工程、类乌齐至丁青段整治改建工程、洛隆至边坝段公路、珠角拉山隧道、矮拉山隧道、农村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邦达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昌都镇老城区改造全面竣工,10个县县城供水工程全部开工建设。果多、觉巴电站实现首台机组发电,苏洼龙电站已核准开工建设。乡(镇)干部职工周转房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243个村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进展顺利。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农牧业再获丰收,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33.4亿元,粮食产量预计达18.32万吨,肉类产量达到9.2万吨,奶产量达到8.2万吨,蔬菜产量达到6万吨。工业实力持续壮大,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41.7%;工业增加值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37.3%。发电量7.2亿千瓦时,啤酒产量3.2万吨,水泥产量50万吨,铜产量1万吨。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预计接待各类游客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9%、21.8%。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牧区双语幼儿园、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等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市第四高级中学。新建了11县区卫生监督所、地方病防治中心和10县急救站,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陆续完工,牧区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成功举办了首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7.85%。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科技富民强县全覆盖、科普活动站建设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整合各类资金74.5亿元大力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25795人实现脱贫。

要素支撑保障有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公路民航的运输能力大幅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各类市场主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51万户,注册资本131.2亿元。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达到1415户、注册资本70.36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8项、下放72项,合并112项为45项,改变管理方式14项,改为后置审批26项,精简比例接近一半,开展投资项目网上联合审批平台建设。国有企业改革有序稳妥推进,启动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十三五”援藏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有序。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市预计完成招商引资23.1亿元,同比增长38%。

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13.2万亩,实施了昌都市亮点工程建设,完成昌都城镇周边及街道绿化造林工作。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期建设有序推进。开展科学严谨的技术评审和行政审批,用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受理环评412个,退回7个,审批405个。环境监测力度加大,确定了大气和水源地监测点位,正式启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填补了昌都在土壤质量监测方面的空白。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