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3 13:29 来源:西藏日报 点击:0
本报记者 周婷婷
2015年11月底,自治区党校行政管理教研部主任陈丽教授作为单位总领队和驻瓦根村工作队队长来到昌都市江达县娘西乡瓦根村,开始了驻村工作。
驻村伊始,正值娘西乡中心小学放寒假,为让这些学生过好寒假,工作队积极和村“两委”协商,最终在村委会开办起了“山村小学堂”。
每天清晨,家长们踊跃地将孩子送到村委会,每一个队员都利用自身优势精心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课余,队员们组织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傍晚,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与队员们道别,相约明天再见……学生德吉的妈妈发自内心地称赞,“老师们态度好、水平高,我的孩子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好东西!”
有一次,陈丽正在散步,三年级学生仁青卓玛和曲西拉姆跑过来牵着她的手一起走。陈丽便问她们将来想干什么,这两个可爱的小姑娘异口同声地说想当老师。再问她们为什么时,她们的回答也出奇地一致:“我想和您一样!”陈丽很欣慰,鼓励她们好好学习,并且和她们相约,只要考上初中就会资助她们学习直到大学毕业。
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发展高素质党员是陈丽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陈丽提出了“三培一优”的工作方案,即致力于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将80后、90后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为此,陈丽按照每月一课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目前共发展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
作为党校的老教师,陈丽充分利用自身政策理论宣讲优势,将驻村点成功开辟为党校的校外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讲党课、感党恩”和利民惠民政策宣讲活动; 通过“以会代课”形式,巧妙地将党性锻炼与政策宣讲融入到月工作例会中;通过10个月从未间断的“讲党课、感党恩”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为自己我从来也不会求谁,但是为了村民,我求谁都可以。”这是陈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通过她的艰辛努力,投资600余万元的瓦根村三条牧场道路完成了前期勘测和设计工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专项批复2016年8月就下达到了昌都市交通运输局;从昌都市争取的“一事一议”项目50万元已获批复;从昌都市争取的35头价值70余万元的良种黑白花奶牛正在购买过程中,一旦买回并通过一定时间的隔离就会发放给村民……
时间飞逝,驻村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陈丽说:“一年驻村,终生无悔;一年驻村,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