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三类课堂”让宣讲更接“地气”
2017-06-26 10:48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近日,昌都市创新方式、丰富载体,以“大课堂·小课堂”为载体实现“四讲四爱”“零”距离交流、“点对点”互动;以“微课堂”为抓手,实现大宣传格局;为干部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大餐,达到了学理论、聚合力、促发展的目的。
丰富形式,集中宣讲“大课堂”送基层。昌都市活动办在各级各部门积极抽调精通藏汉双语、理论水平较高、善做群众工作的宣讲骨干参加宣讲培训,在乡镇、在寺庙、在学校、在村居,迅速召集群众、僧尼、学生,党委书记带头讲、农牧民宣讲员交叉讲,宣讲员们以饱满的姿态、通俗易懂的话语为他们讲解着“四讲四爱”的精神实质。
因人施教,开小灶式“小课堂”接地气。没有村居、寺庙宣讲工作的深入开展,仅停留在市区、县城、乡镇的宣讲工作只能是蜻蜓点水,虽波及而不深入;无根之木,虽茂盛而不长久。市宣讲团常常鼓励蹲点干部、驻村干部、驻寺干部们在田间、在牧场、在寺庙、在虫草采集点,利用群众、僧尼闲暇时间与群众席地而坐,通过自身事先学习的“四讲四爱”相关知识,分类施教、因人施教,进一步把主题活动带到群众身边。宣讲员们被群众亲切地誉为“群众身边不走的宣讲队”。
创新不断,紧跟步伐“微课堂”大宣传。运用“微信公众号+宣讲” 的形式,一是在公众号上开设“四讲四爱”专栏,通过推送全市先进单位、部门开展活动文字、图片,发布理论宣讲动态,让全市干部群众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即时阅读学习,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让干部群众有了“四讲四爱”随身听。二是开设“四讲四爱”微信语音广播,努力将其推广至各县(区)、各乡镇,让新媒体阵地中也响起“四讲四爱”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