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以人才项目促人才素质“换挡提速”
2017-06-27 18:46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本报讯(通讯员 李霞) 2016年以来,昌都市以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项目为平台,着力提升青年人才履职创新能力、经济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严格把关,针对性申报。紧扣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工作,制定人才资源开发项目申报方案,明确申报重点、申请要求、申报程序,成立项目申报专项小组,指导各县(区)、各单位做好申报工作,并按照“必要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全面审核论证。2016年以来,全市共提出人才项目申报30个,审核后上报6个,自治区审批3个,项目累计资金315.8万元。
精准施策,高标准实施。一是成立项目管理机构。项目实施单位分别成立人才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组织项目的实施、经费管理、对外协调等具体工作。二是双管齐下培育人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实施《昌都市经开区青年人才创新及创业扶持项目》《昌都市人民医院医疗卫生人员素质提升》等人才项目,培训新区企业骨干、创业带头人、市人民医院重点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学科带头人380人;邀请区外专家来昌授课指导39人次。三是实施创业项目扶持计划。在昌都新区实施高原氧气头盔项目和农畜产品加工项目,成功制作了高原氧气头盔样机,预计融资300万元投入生产,高原特产菌类开发研制已推出了康巴蘑菇酱等特色佐餐产品,并向市场推广。
跟踪问效,全过程监督。一是定期跟踪进度。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根据每个人才项目实施计划,建立项目进度台账,每季度通过电话询问、谈话了解、现场查看等方式,了解项目进度情况,对未按期开展的工作,要求说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二是严格资金监管。严格按照《西藏自治区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个项目开展三次资金专项检查,通过查看资金使用明细表、相关印证票据等方式,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人才培养项目专项资金安全使用,让每一笔项目资金都用在实处。三是强化项目总结。注重对人才项目的实施进行专项总结,提炼人才培养和人才孵化经验。昌都新区构建了“理论培训——管理创新——创业实践”多层次人才培育机制,昌都市人民医院总结提炼出“专家+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普通医务人员”层级“传帮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