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昌都声音 嘹亮唱响——2017年上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扫描

2017-07-25 14:09 来源:昌都报社 点击:0

——2017年上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刘晓江

    传统文化“满园春色”、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精品力作“繁花点点”……翻开上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长卷,亮点闪耀,催人奋进。

“四讲四爱”——画出共同理想的“同心圆”
    从金沙江畔到邦达草原,从怒江河谷到三塔牧区,按照区党委的决策和市委的部署,今年以来,我市宣传部门坚持高标准策划、高效率动员、高质量开局,扎实有序组织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场筑牢思想共识、汇聚前行力量的“春雨”,洒落在三江大地各族儿女的心田。
    上半年,全市共成立专职领导机构2545个,配备专职人员8156名。以379场宣讲特派员培训班为基础,选齐配强2432名专职宣讲员,组建2100余支宣讲团(队),通过开办电视“四讲四爱大讲台”等方式宣讲2.28万场,受教育对象达320万人次。
    各级活动办严格按照“八看”“两步走”要求,坚持教育宣讲与查摆问题两手抓、两促进。探索出“四个讲清楚”“八个起来”等10余项“自选动作”,取得了非教育对象“路转粉”的突破性成果。截止目前,举办各类实践活动8400多场,直接参与对象达118万人次。
    宣传部门还整合各级媒体资源,通过创办“润三江”微信公众号,开设电视、报纸、网络等专栏,开展暴风骤雨式宣传,累计刊播新闻报道7400多条,悬挂横幅3800多条,设置大型广告牌490多个、LED显示屏430多个、宣传栏29600多个,张贴海报10万余份。我市“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性任务成果显著,取得了预期效果。
 
唱响主旋律——主流舆论不断巩固壮大
    我市坚持大手笔、大思路、大投入、大效果,一篇篇新闻稿件,一幅幅摄影作品,一个个影像镜头……全市各级各类媒体工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形式,围绕“蓝天圣洁产业”、昌都新一轮民生项目、“七城同创”、“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重点工作和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等重要活动,大力宣传昌都成就、讲述昌都故事,为凝聚共识、深化改革提供动力。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我市各级新闻单位做好整体汛情报道、强化舆论引导,表现出了良好的媒体素质,特别是在今年汛期中,全市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奔赴一线,采写推出了《防洪度汛,昌都在行动》等稿件,积极主动在网上正面发声,并且在7月10日《新闻联播》播出我市《汛情得到控制,暂无人员伤亡》报道,有效引导了舆论。
    朝着“在国际小有影响、在国内中有影响、在西藏和康区大有影响”的目标,昌都对外宣传工作声势不断壮大、影响不断深远。今年以来,中国国际电视台赴藏采访团在我市进行全方位采访,推出了《聚焦西藏:古代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保护》等报道;《大美昌都》宣传专栏于年初在福建东南网正式上线;昌都市2016年脱贫攻坚主要做法及成效新闻发布会在拉萨成功举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昌都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
    市属网站备案36家、政务微信公众号160个、微博12个、市属新媒体开办专栏40余个、刊载相关信息200余条、同步转载1100余次。“昌都发布”“网信昌都”等4个市属微信公众号先后进入全区传播力榜单前十。
 
追寻“最美”——文化传递八方
    伴随时代主旋律,精神之力、文明之光正在点亮这座城市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今年,我市广大文联组织和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走出方寸土地,走进百姓生活,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
    首先是加强与自治区文联联系,扎实做好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队赴八宿演出慰问各项服务工作。来自全国的文艺志愿者在我市举办了文化交流座谈会、专场慰问演出、文艺支教、舞蹈声乐培训、摄影书法培训、文化产品创意培训等3大类9项活动,八宿县然乌镇被中国文联确定为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
    春风化雨无声,民族花开更红。我市精心编排的“康巴风、闽藏情”文艺节目,6月17日-26日相继在福州等地演出6场,推动了闽昌文化交流。6000多名干部群众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参加“喜迎党的十九大”文艺汇演的各类节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加紧排练中,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将甜美诱人、永不落幕,异彩纷呈的精品创作将四季常青、枝繁叶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下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一个总基调”,突出“三个重点”,以“四大思维”、“六六八”思路,落实“八大任务”,努力实现“三大影响目标”,用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不断提升的人文精神,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彰显巨大的推动力、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通过坚强的思想引导、舆论引导、精神激励、文化熏陶,诠释昌都独特的魅力。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