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从2022年7月15日进藏以来,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如何在特色产业援藏方面贡献福建力量?如何为雪域高原的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
昌都市洛隆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3700米,境内高寒、干旱、霜冻等自然条件成为制约当地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洛隆县对口援助的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的乌龙茶之乡,也是安溪铁观音的故乡。泉州的茶叶种植、加工、包装,茶机械、茶具和茶文化,以及全市22万从事茶叶销售的大军分布在全国市级以上城市,年产值超200亿元。泉州市丰富的茶叶品种资源库、完善的茶产业链、知名的茶叶品牌和广阔的茶叶市场等优势资源,为洛隆县发展茶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洛隆组抵达后,结合当地实际,聚焦持续增收,决定把种植茶叶和发展茶经济作为洛隆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为探索洛隆县规模种植茶叶的可行性,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洛隆组与洛隆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对接,并从泉州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地引进了“铁观音”“闽南水仙”“永春佛手”“江山美人”“梅占”“毛蟹”等6个品种2万多棵茶苗到洛隆进行驯化。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性特点,适合制作乌龙茶、红茶、绿茶、黑茶等茶类。
11月4日,经过千山万水的运输,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这些茶苗终于在洛隆县俄西乡的设施大棚完成种植。眼下的俄西乡雪瓦通村,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沐浴着高原艳阳,生机盎然。一株株茶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构筑成洛隆特色产业一道道希望的风景线。
一株株茶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引种驯化地俄西乡雪瓦通村,是洛隆县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种福建茶苗既能促进产业园区的发展,改善洛隆产业结构单一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洛隆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又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农牧民增收。”洛隆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洛隆组组长董俊凯表示,“福建援藏队将尽一切努力,把茶苗引种驯化工作做好,争取留下一个带不走的产业链,为洛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福建贡献。”
福建茶苗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望激发雪域高原乡村振兴“新引擎”。不久的未来,将有更多诞生于滨海福建,适合雪域高原的特色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