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22:46 来源:昌都发布 点击:0
2022年以来,在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察雅县始终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意识,按照“项目建设年”部署要求,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包保和督导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对经济的拉动、撬动、带动作用,全力推动项目、产业、经济“点”“线”“面”协同发力,用项目建设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的提升,确保县域经济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2022年基建项目14大项169子项,开复工率达100%。其中市级调度重点项目共44项全部开工,已完工30项;县级基本建设项目共125项,已完工46项,正在实施79项。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位居全市前列。
抓储备提档,确保论证充分。牢记王君正书记“谋划项目就是谋划未来”指示要求,按照龚会才书记“用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具体安排,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联系会议制度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盘点、半年一分析、年终一考评”工作机制,紧跟中央、自治区、昌都市政策导向,吃准吃透政策要求、用足用活难得机遇,结合察雅实际需求与发展规划,打好提前量、做好基本功,按照“计划走在立项前、工作做在开工前、措施做在落实前”要求,采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模式,先后召开19次专题会、推进会、论证会,加大项目包装、储备和衔接,加强前提论证提高储备项目转化率,前瞻性谋划资金配套问题,科学储备一批政策有支撑、现实有需要、收益较明显、迟早都要干的项目235个,形成了“续建一批、开工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为察雅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强化支撑。 抓前期提速,确保开工及时。牢记王君正书记“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第一道工序”指示要求,按照龚会才书记“抓紧落实项目选址、用地、环评等各项前置条件,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具体安排,坚持再急不能急程序、再急不能少环节、再急不能降标准,加强与上级部门跑办申报、沟通衔接,采取“周汇报、旬分析、月盘点”工作模式,分项目建立前期工作清单,定期研究解决前期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先后组织召开4次推进会、2次分析会、5次调度会,开展调查研究、预测分析、行业评审,加快项目编制、申报、审批流程,大力破除林草勘和土地转性制约,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向下盘活建设用地、向内管好各项资金,扎实做好项目立项、选址、用地、环评、社会风险评估等保障工作,切实提升项目履约率、落地率和开工率,确保更多项目达到开工条件,坚决杜绝资金等项目。“十四五”支持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方案涉及昌都项目(察雅县)共计75项,已开工38项,已完成前置手续及审批36项,计划调整取消1项,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抓要素提能,确保调度科学。牢记王君正书记“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指示要求,按照龚会才书记“始终做到各类要素保障真正到位”具体安排,坚持项目推进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建立项目“谋划、前期、建设、投产、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按照“领导包保、专班服务、定期调度、全力推进”的原则,加强项目用地、资金、技术、用工、材料等要素保障和服务供给,围绕建筑物资材料供应、交通运输服务、施工人员组织等环节提供“保姆式”、贴近式、全程式服务,先后召开推进会、调度会、专题会7次,督导调研18次,把脉调度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运营管理、堵点难点等情况,严格落实失地安置保障、地材开采销售运输、机械租赁指导价等政策,依托“百名干部进百村,五项督导抓落实”专项活动,全面摸排、妥善调处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安置补偿等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问题和潜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哄抬地材销售运输价格、阻挠项目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优化建设环境,确保项目要素保障完备齐全、资金拨付依法合规、安全监管全面到位、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抓进度提效,确保质量优良。牢记王君正书记“质量和效益是项目建设的生命所在”指示要求,按照龚会才书记“规范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质量,体现的是工作能力,反映的是工作作风”具体安排,健全项目业主单位主动抓、各行业部门配合抓、乡镇所在地积极抓、分管行业领导牵头抓、包保项目领导调度抓的“五抓”落实体系,坚持质量为先、量质并重,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对照项目建设任务,拿出作战图、定下时间表,跑出“加速度”、形成实物量,全力做好跟踪服务。班达水电站配套设施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吉塘莫东光伏发电项目、烟多帮嘎光伏技改项目完成并网。阿孜光伏发电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待上级备案后加快实施。交通水利、民生保障、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有序推进,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
抓统筹提质,确保齐头并进。牢记王君正书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指示要求,按照龚会才书记“坚持‘一手撑伞、一手干活’”具体安排,主动适应“带疫发展”新形势,高效统筹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依法、科学、精准、严格、高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坚持防疫不“懈”,施工不“歇”,推动施工人员与干部群众一体从严做好外防输入、从细抓好隔离管控、从快组织核酸检测、从实加强群防群控,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36次,现场解决问题28个,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疫情期间按照“点对点、全程闭环、快进快出”原则,采取“快检快放”措施办理县域内通行证384张、通行证明700余份,积极引导在察重点施工企业启用“自治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电子通行证”,严格闭环管控,加强环境消杀,畅通保供渠道,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医疗物资保障到位、建材物资运送有力,让在建项目有工可用、有钱可用、有料可用。
抓增收提升,确保群众受益。牢记王君正书记“发挥项目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作用”指示要求,按照龚会才书记“有序组织群众参工参建,促进群众务工增收”具体安排,正确处理工程建设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关系,坚持技能培训和以工代赈相结合,把吸纳察雅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牧民转移就业作为重点内容,紧盯班达电站、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项目需要,深入推广订单、定岗、定向和“以工代训”,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期、1474人次,培训后就业率达50%以上,用好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平台,以“政府指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转移有序”方式,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以工代赈”项4个,吸纳农牧民就业3959人、增收3918万元。4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28项全部交由有资质的农牧民施工队承建,总金额4619万元,吸纳农牧民用工1578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46.5万元。全县累计开发就业岗位471个,农牧民转移就业12636人、收入1.35亿元。(来源:察雅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