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2 11:1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我十分感激孔清泉教授及医疗小组,感激他们为我解决了急难之病!”这句话摘自姚大叔为西藏成办医院医务人员写下的一篇近5000字的感谢信。
原来,60岁的姚大叔在今年8月底遭遇车祸,造成L1脊柱椎体爆裂性骨折。他在成都市某医院进行手术后,症状并未缓解且逐渐加重,右腹一直麻木,下腹、后背疼痛不止,彻夜难眠,走路还要依靠助行器,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痛。
无奈之下,姚大叔和家人带着检查报告再次踏上寻医路,辗转多家医院,耗时一个多月,却得到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因患者病情涉及骨片压迫脊柱神经,手术存在很大隐患和风险,一旦出现意外很可能导致瘫痪。
一时间,姚大叔一家慌了神,四处打听业务精湛的骨科医院和骨科医生。
得知姚大叔的情况,一位挚友支招:“去西藏成办医院找孔清泉院长。”
带着希望,姚大叔一家直奔西藏成办医院,见到了西藏成办医院(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华西医院骨科一级专家孔清泉教授。
细致分析了相关影像学片子、耐心查体后,孔清泉表示:“手术确实风险极大,几块骨片直接压迫在椎间孔区神经出口处,若不小心剥离、再取骨片,容易引起瘫痪。”
面对这例高难度、高风险手术病人,孔清泉没有犹豫,将姚大叔收入骨科病房,并初步拟定了治疗方案。
入院当天,孔清泉教授团队医生对姚大叔进行了入院相关问诊、手术相关检查。
“什么时候出的车祸?”“当时哪里疼,怎么个疼法?”“哪个医院做的脊柱固定手术?”……医生的问题很多、很细。同时,医生对姚大叔背部、腰部、腿部一一进行按压检查,用小锤轻敲脚底,并不断询问疼痛反应。
一套入院初检下来,耗时2个多小时,《入院检查记录》上写满了4页密密麻麻的文字。
为不耽误姚大叔病情,孔清泉以最快的速度为他安排了手术时间。
术前,为让姚大叔及其家属安心手术,孔清泉又安排团队医生胡源带着人体脊柱骨架模型前往病房,结合影像学报告,再次从脊柱结构、骨片位置、发痛发麻原因、手术原理及过程等方面详细讲解患者病情。
10月23日,由孔清泉教授主刀,为姚大叔进行手术。手术采用目前最为微创的脊柱内镜减压的方式,手术切口仅7毫米,手术局部情况会通过摄像头实时、清晰地投放在高清显示器上。为防止手术损害神经,麻醉医生采取的是静脉麻醉的形式,即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增减麻醉剂量,且在手术全程中,患者头脑是有知觉的。
手术发现,姚大叔腰1/2椎间孔区游离骨块,部分骨块与硬膜、神经根粘连,腰1神经根严重受压,部分骨块嵌入腰1神经根,背侧黄韧带增厚。手术难度系数大,风险系数极高。
在孔清泉娴熟且精细的操作下,手术历经一个多小时顺利结束,成功完成了碎骨块的清除以及彻底的神经根减压。
术后,医生拉着姚大叔的腿询问道:“我这样活动您的双腿,您还能感觉得到术前的疼痛吗?”姚大叔开心地答道:“不痛、不痛,轻松了,感觉很好!”
术后当天晚上,还没下班的孔清泉带团队来查房。姚大叔激动地说:“谢谢您,孔教授,是您让我重新正常地站了起来!”
术后1天,姚大叔就能下床走路了。术后2天,他就走着出院了。
有感于在西藏成办医院得到了孔清泉教授及其团队高效优质的诊疗和细致入微的关心,11月2日,姚大叔写下一篇近5000字的感谢信,并送来锦旗。在信中,他写道:“(西藏成办医院)真是‘好医院’啊!好在哪里?好在有好的专家亲自为我手术,让我安心放心;好的医疗小组,手术全程医生全部到岗,各负其责,认真完成着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岗位职责,他们的微笑和关怀备至,给了畏惧的我无尽的力量;好的硬件设施,无菌手术室开展无菌手术,先进的手术器具、投影监控器,完成微创手术;好的手术制度,术前、术中、术后的流程规范,将全程安排得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
11月23日,姚大叔来到西藏成办医院骨科门诊复诊。“现在的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能够自由活动的好日子!”他开心地对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