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宫28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记昌都地区芒康

    2014-04-01 11:23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如美镇卡均村位于芒康县西部,距离芒康县城约25公里,平均海拔3700左右,国道318线贯穿而过。村党支部现有47名党员,全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212户,1484人,属于半农半牧村。

    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加强农牧民党员的学习。村党支部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利用农闲时间,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进行政治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让农牧民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卡均村党支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先后组织学习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服务承诺制度、中央关于西藏第五次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等内容。通过学习,卡均村党支部47名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得到了提高。

    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和强化党员管理措施。村党支部建立和完善了村党员大会制度、村党支部职责、党员职责等6种制度,并以藏汉两种文字制作制度牌,达到制度上墙的效果。卡均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地委“一个党支部一个档案盒,一名党员一个档案袋”的要求,认真填写党员信息登记表,逐一装表,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人培养成村干部”为目标。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吸引力,使卡均村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和充满活力,支部始终把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放在首位,采取了三种方式,即:对已提出入党申请的农牧民群众,进行了重点分工培养;对已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指定专人培养,定期谈话,定期考核,召开党员大会点评;对没有申请入党的农牧民群众,要求党支部委员在责任区内注意发现、培养有入党要求的农牧民群众,主动接近他们,引导鼓励他们对加入党组织的认识。此外,对已经入党的新党员,还加强了入党后的跟踪考核工作,经常找其谈话,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进步。2008年至今,卡均村党支部共发展新党员12人。

    开展适合自身特点的党建活动,活跃基层党的生活。村党支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农牧民群众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每逢“3.28”、“7.1”、“10.1”等节日,村党支部便组织农牧民群众通过跳弦子、召开座谈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增强卡均村党支部在农牧民群众的影响力,让农牧民群众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恩情,让农牧民群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农牧民群众真正明白“分裂动乱是祸,团结稳定是福”的深刻道理。

    主动联系,争取支持,做好献爱心送温暖工作。村党支部主动与武警交通四支队一大队二中队联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通过卡均村党支部的努力,武警部队向卡均村的10户贫困户捐赠了近1000斤的大米、面粉和70余件的衣物。卡均村党支部向武警部队敬献了哈达和锦旗。这次活动赢得了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增进了卡均村村民和武警部队的感情,在卡均村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

    组织党员群众维修水利设施。为做好卡均村的春耕春播工作,确保粮食产量。卡均村党支部组织农牧民群众对巴孜组、卡均组两处水塘和水渠进行维修。并组成党员模范先锋队带领群众清理水塘。在4天的时间里,党员模范先锋队和卡均村的群众共清理2口水塘和4.5公里的水渠,为春耕春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卡均村党支部的感召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也得到了体现,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广泛称赞。

    近年来,卡均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2010年,卡均村实现人均纯收入4027元,村级完小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讯”。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被评为“芒康县精神文明示范点”。

    图片新闻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