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昌都地委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安排部署,将视角和重心聚焦到干部作风问题上,各县、各单位多措并举,出实招、求实效,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担当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强、贯彻执行不强、责任意识不强、纪律观念不强“六不强”问题。
解决担当意识不强的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强,对反分裂斗争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不敢坚持原则、树立正气,遇到问题不敢正面应对、果断出手,面对大是大非不敢亮剑、危急时刻不敢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不敢坚决斗争、求稳怕乱,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问题能力欠缺等问题。通过学习教育、召开座谈会、观看红色影片、设岗定责等多种形式,着力引导党员干部在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中勇于担当、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地区质监局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反分裂斗争大局意识教育和党性宗旨意识教育;贡觉县制定了党员干部岗位职责制度;察雅县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教育片《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建党伟业》、《焦裕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活动中,各单位党员干部平均书写心得体会3篇以上、学习笔记20页15000字以上、观看爱国主义影片5部以上。
解决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地委行署的决策部署缺乏工作思路、拿不出具体措施、抓不住重点、打不开局面,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不结合本地实际、生搬硬套、不见实效等问题以及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改革创新意识差、不思进取等问题,采取学习、培训、实践等措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勤于学习、善于总结、长于实践,主动攻关、敢于破难,注重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破解难题、勇闯新路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提高处理复杂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地委办公室提出了“三强化、三提高”机制,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问题。 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宗旨意识,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强化观念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地区质监局组织开展“季度一考”,切实巩固理论学习成效,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赴自治区质监局和天津、重庆两市质监局培训,邀请成都市特检院专家赴昌开展实地检验和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昌都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边坝县开展“中国电信·边坝县读书月”和“藏汉双语学习”活动,累计组织开展理论学习达1000余场次,撰写心得体会2500余篇,撰写读书笔记2000余万字。丁青县开展“干部大讲堂”、“新老干部结对传帮带”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解决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在群众面前盛气凌人、态度恶劣问题,采取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帮扶、公开承诺、完善制度等措施,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对待群众没有紧迫感、责任感,不作为、慢作为,出工不出力,不学习、不想事、不干事等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摒弃落后的“官本位”“权本位”观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公仆意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本领、拓展服务功能。地区工商局通过加强业务学习、开展公开服务承诺活动、开展“送法入户”活动、严格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等措施,让干部职工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地区交通局派驻进村入户工作队深入对口扶贫点开展调研与帮扶活动,党员干部自筹资金近1万元用于帮扶基层群众;地区教育局先后召开9次座谈会,邀请干部职工、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100多人参加座谈,听取意见;地区人社局深入开展党员入户结对帮扶活动,帮扶资金及物资50000余元,切实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实际困难;地区审计局干部职工凑钱2000元购买生活用品去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让老人们感受美好与温暖;边坝县在乡镇大力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务,先后接待办事群众1000余人次,办理服务事项200余件,接受咨询5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8起,做到了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解决贯彻执行不强的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热衷于开会、搞活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光踩油门不挂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解决实际问题,对上级决策部署搞“选择性”执行,贯彻力、执行力不强等问题,通过强化督导检查、强化学习教育、强化制度建设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贯彻执行不讲条件、不找理由,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敢于碰硬、一抓到底、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边坝县成立县委常务副书记任组长的三个片区巡回检查指导小组,先后深入全县11乡镇、36个县(中、区)直单位、48个村(居),采取“听、查、看、问”的方式,详细了解了各基层党组织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情况以及执行自治区、地委决策部署情况,发现问题,即时指出,及时整改;昌都检察分院制定了《制度汇编》,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签定目标责任书,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切实解决贯彻执行不强的问题;地区质监局深入开展“老西藏精神”学习讨论,引导党员干部贯彻执行不讲条件、不找理由。
解决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敷衍塞责、消极怠工、推诿扯皮,讲客观、讲理由、讲困难、讲条件,一再拖着不办、避而不办,工作无激情、低标准、得过且过,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对群众没感情,不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当走读干部,群众办事经常找不到人等问题,通过抓好学习教育、进行感恩教育、建立督导员、设岗定责等措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敢于开拓、敢于破难、敢于争先,以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奋力创先争优。地区人社局提出打造“五个人社”,打造“服务人社”、“阳光人社”、“责任人社”、“数字人社”、“廉洁人社”,破解干部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地区质监局设立专职督查员,对每次领导交办的工作、会议安排的事项、制度和文件明确的任务,进行适时督导;地区公安处通过组织民警深入群众、听取呼声,观看影片《焦裕禄》、《老西藏精神》、《先遣连》等方式增强干警的责任意识;地委宣传部通过开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观看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生死杨善洲》、《焦裕禄》影片等活动,培养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念。
解决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的执法、执纪不严,不公正、不透明,为政不廉不公,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甚至违纪违法,贪污挪用民生政策资金等问题,采取观看贪污腐败警示教育片、完善廉洁制度、设立举报箱等措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贯彻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要求,坚决不碰反分裂斗争、维稳工作和民生政策的“红线”,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把好廉政“思想观、欲望观、权力观、约束观”,廉洁自律、清心自守。地区交通局结合工作实,下发相关廉洁从政学习资料,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坚持从严从简,降低公务活动成本,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和廉洁意识;昌都新区管委会制定了车辆管理办法,严格规范车辆使用,避免“公车私用”现象的出现;边坝县进一步完善了《干部职工管理规定》、《上下班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乡规民约》、《公务用车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地区人社局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访基层等多种渠道征集群众对干部队伍在纪律观念等方面的意见,共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7条,归纳整理意见建议8条。
各县、各单位通过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措施,着力解决“六不强”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广大群众感受到机关干部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转变很大,纷纷称赞:“毛主席的干部回来了!”。“以前去有些部门办事面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该办的事情一拖再拖,不给你认真、妥善、及时办理,自从开展群众路线以来,干部作风转变很大,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好转。前些年我办理新的二代身份证,等了两年才办好,今年我老婆办身份证,两个星期就领到证了。”群众白玛感慨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