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局2015年部门决算分析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经济技术协作和改善投资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招商引资政策的调研、拟定和解释工作;结合本市实际,拟定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管理、指导和综合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拟定全市年度招商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市招商引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负责对驻外招商机构的管理、指导。
3、负责全市招商引资信息网络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全市招商项目库、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招商引资项目的收集、整理、筛选、编印和信息发布工作。
4、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各县、各相关部门招商引资工作进展进行督察、调度和考核奖惩意见。牵头组织对外来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的审核兑现工作。
5、拟定全市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计划及实施方案,策划和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负责全市对外开放、经济技术协作及招商引资的宣传、推介、政策咨询及联络接待等综合服务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协调组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洽谈、签约工作。
6、负责承办市领导招商考察、洽谈等具体工作。负责协调全市招商引资对外联络工作,组织建立全市招商网络,收集建立客商资料档案,发展同外来投资者的关系。
7、负责全市经济合作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与区内外经济合作机构、投资机构、知名企业、行业协会、金融组织的联络与合作,做好投资者的引导、协调和促进工作。
8、负责协调落实有关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负责监测考核全地区投资环境,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提出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负责亲商安商工作。
9、负责重大招商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协调办理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事项;负责受理、协调、督办外来投资者的投诉和信访事宜,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解决外来投资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10、对全市招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11、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区域协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组织拟定本市与其他省(市、区)特别是周边毗邻地区的区域协作规划,并组织实施;根据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负责与国内各地特别是周边毗邻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负责与合作地区之间日常性的联系沟通工作,协调解决区域协作中的有关问题。
12、承办地委行署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人员情况:单位编制人数(含资源开发局):20人,其中行政编制人数8人,事业编制人数 9人,工勤人员编制3人单位实有人数22人,其中:在职人员:22人(含援藏干部2人),退休5人。
机构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纳入2015年度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独立核算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共1个,其中:单户录入1户,其中含单位1个,占单位总数的100%。
二、当年取得的主要事业成效
(1)2015年单位工作情况。今年,地区下达招商引资经济目标为2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60亿元。截止12月底,举办招商宣传7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册,接洽企业(客商)500家,计1500人次。引进企业177家,落实项目177个,协议签约92.18亿元,同比增长51%;累计到位资金23.6亿元,同比增长35%;解决当地就业人数1950人,同比增长83%;实现税收5300万余元,超额完成了全年招商目标任务。
(2)招商工作问题分析。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西藏地理环境的制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效率低、成本高。水电资源尚未完全开发,能源供应不足;二是我市新能源建设指标少,新能源产业项目引进多、指标落实难;三是矿产、水电资源优势大,审批权限小;四是招商引资工作起步晚,招商引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大多数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业务培训,招商引资意识不强,知识经验方面均有欠缺;五是开放和互利共赢意识不够,投资软环境和企业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以上原因致使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多、落地少。
(3)强化值班制度,保障应急处突。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原则,近一年来,安排190余人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出现问题有人管,遇有突发事件,有人处置。切实加强信息收集和报送工作,全面掌握本辖区群众上访动态,定期整理汇总和分析研判,
(4)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以及局全体党员的积极参与下,严格按照地委及其活动办的统一部署和相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教育宣传,切实开展各项活动。一年来,我局抽派党员领导干部 26人次,深入察雅县香堆镇走访农户298户1450人次,看望和慰问困难群众191人次,为群众解决迫切困难和问题12个,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约25000元,撰写民情日记40篇,撰写简报50期;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50项,健全了村网格化管理,发动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创收,为农牧民群众增加了现金收入。
二、收入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15年行财口预算总指标为9896785.00元,综合口住房补贴专项资金135324.00元(含40%部分)。2015年度总收入为10032109.00元,总支出为9988786.00元。
1、收入支出结构分析
(1)各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总收入100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003万元,占总收入的100%。
(2)各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
总支出999.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69.00万元,占总支出的57%;项目支出430.00万元,占总支出43%。
2、收入支出与上年度对比分析
(1)与上年度各项收入的对比分析(万元):
年度 总额 财政拨款 其他收入
2014年收入 477.74 477.74 0
2015年收入 1003.21 1003.21 0
增长额度 525 525 0
增长率 110% 110% 0
(2)与上年度各项支出的对比分析(万元):
年度 总额 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
2014年支出 477.74、 477.74 40
2015年支出 998.88 998.88 429.92
增减额度 521.14 521.14 389.92
增长率 109% 109% 975%
基本支出经济分类对比:
年度 支出总计 工资福利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其他资本性支出
2014年支出 477.74 241.98 167.44 67.11 1.2
2015年支出 998.88 304.99 588.71 104.38 0.79
比上年增减% 109% 26% 251% 56% -34%
(2)收入支出增减变动原因分析:支出增减变动原因分析: 工资福利支出与商品和服务支出增加原因是因为2015年度工资增资及五险一金增加造成。本年度因招商引资电子商务平台的启动及卡若区康巴欢乐谷拆迁项目增多原因使得项目支出增加。其他资本性支出减少是因为本年度购入办公设备仅列支7960元。
3、年末收支结余情况分析
(1)收支结余情况:本年年末结余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结余0万元)。
4、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1)资产、负债的构成。2015年底单位资产总额 205.75 万元(含无形资产),比上年的 245.37 万元,减少39.62万元,减少16%。2015年负债总额195.70万元,比上年的148.49万元增加47.21万元,增加32%。
(2)资产占有、使用情况。单位年初固定资产93.95万元,本年度增加29.10万元,本年度因大厦配置资产及新购资产使年末固定资产为123.04万元,其中:交通运输设备10万元(因财政局划拨一台车辆估价10万元),固定资产增加主要是其他固定资产增加了19.10万元。
三、三公经费开支情况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压缩公用行政经费支出,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确保“三公经费”支出每年有所下降。我局2015年公务接待费:23457.00元,公务车辆购置运行费 552007.34 元,因公出国境费用167600.00元。
附件:昌都市经济合作局 xls表
昌都市经济合作局 2016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