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实际 做好结合文章
聚力扶贫攻坚 共奔小康社会
——察雅县党员干部在发展和为民服务上
争做“四个带头人”
察雅县党员干部紧抓“立足岗位实际、做好结合文章、聚力扶贫攻坚、共奔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带头奉献、真抓实干,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在党员模范 作用发挥上,体现在发展和为民服务上,争做“四个带头人”。
围绕脱贫工作,争做群众增收的带头人。全县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战任务,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脱贫攻坚。
一是荣周乡党委根据贫困家庭人员的就业愿望,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和就业技能培训班,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解决全乡42户贫困家庭共计274人无就业技能、就业困难的问题;栋扎村是本乡生态村,乡党委、政府根据栋扎村的生态条件,积极组织村民创建林下产业,既保护了生态,又促进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解决了该村5户贫困家庭共计27人的就业困难问题;姆巴村利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地理优势,开创以“支部+协会+贫困户”模式的沙场和粮食种植基地,极大改善产业发展难题,解决本村5户贫困家庭共计22人经济收入渠道。
二是卡贡乡村帮村按照 “支部+协会”模式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抓主保重,规模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截止目前,集体经济沙场收入38万余元,果园带动22户28人脱贫致富,年收入25万余元。
关心生产生活,争做和谐稳定的带头人。
一是各乡镇、村居按照“提前摸排分类,提前掌握预警,提前介入教育,提前预防控制,提前介入调处”的工作方针,加强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乡、村组织以及驻村工作队、寺管会的职能作用,落实“双联户”“网格化”“民生信息员”三项活动建设工作,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严管严控外来流动人口。
二是扶贫攻坚工作已如火的开展,用电量已超出,县水电公司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深入用电量较大的建筑地开展排查,并针对排查时发现的电杆在刮风、下雪天气时极易出现跳闸、导电、短路等危险事故,积极带领安装队全体工作人员奔赴现场,冒着寒冷开展作业,连续奋战,顺利完成电线升级改造任务,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和各项安全专项整治。截止目前,全县开展非煤矿山检查15家次,发现问题和隐患6处;开展道路交通执法检查7次,严肃处理违规违章行为35起,罚款6000余元;开展特种设备检查5家次,排查问题和隐患3处;开展食品药品检查200余家次,排查问题和隐患9处;开展校园安全38家次,排查问题和隐患50处,处理违法违规行为3起,极大地消除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民生工作,争做为民服务的带头人。围绕增强服务意识,立足群众需求,努力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看病难、出行难、就医难以及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实际问题。
一是为使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不折不扣的兑现到群众手中,县财政局在全县范围内推行财政惠民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兑付管理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所有补贴、及时监控到户的财政惠民补贴资金管理机制。
二是县卫生局按照医疗救助政策相关规定并结合县实际,明确救助对象范围,把五保、城乡低保、低保边缘人员及重特大疾病人员均纳入救助对象范围,组织医务人员对13个乡镇1000余名患者进行体检工作,认真分析病因,向患者交代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
结合本职工作,争做爱岗敬业的带头人。围绕服务中心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在自身岗位积极发挥作用。
一是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县兽防工作人员加大对进入全县上市生猪507头、活鸡159只、冻牛肉19吨等畜禽类检查、检疫,严防有病肉类上市。
二是怀着扶贫渴望走出去,揣着宝贵经验带回来,组织县烟多镇、吉塘镇、卡贡乡等14人,赴山东寿光市第十七届蔬菜博览会,对香菇、杏鲍菇等菌类菌棒室、培养室、包装加工室进行实地参观,为我县以大棚温室为主的方式种植辣椒、栽培食用菌平菇等经济蔬菜。在烟多镇如给设计新建新型日光温室27栋,棚内实际种植面积总共约2.1万平;在吉塘镇姆栋村建设新型食用菌大棚10栋,棚内实际种植面积总共约1万平(15亩地),建成可使33户建档立卡户111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辐射带动88户539人提高经济收入。并组织农牧民群众参加蔬菜种植培训工作,邀请当地的种植专业户进行授课和讲解,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开拓又一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