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昌都市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 砥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

2019-10-30 10:54 来源:市委主题教育办 点击:0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昌都立足“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紧密结合“老西藏精神”,广泛开展学习教育,动员党员干部传承精神,接受政治洗礼,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深入学习“老西藏精神”,悟透深刻内涵。以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十八军进藏路线第一座城市、解放西藏主阵营、“老西藏精神”重要发源地,弘扬“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一是充分学习打基础。聚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及区情,邀请四川、福建等地专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课题举办领导干部大讲堂50场次。二是广泛活动来热身。打造丰富活动载体,增加党员干部学习积极性,广泛开展“重走十八军进藏路”“爱国歌曲大家唱”“党课巡回讲”等系列活动,提升党员干部对“老西藏精神”“高原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精神内涵掌握程度。三是传承经典受洗礼。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百万农奴解放巡展、我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成就、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党员干部“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怎么得到人民拥护”等方面回顾光辉历程,用鲜活人物事迹,促进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战斗精神。
     对表对标“老西藏精神”,及时校正偏差。对照总要求,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奋力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一是对表自我查。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初心使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着力解决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市委领导班子围绕6个专题,结合分管领域找差距谈认识,查找问题101个。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查摆问题440个,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56条。二是对标督导查。充分发挥巡回指导组及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聚焦12项专项整治内容、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及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采取蹲点调研、座谈研讨、数据分析等方式,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协助市纪委监委梳理各类责任状45项,抓实抓好专项整治。三是聚焦问题改。对焦问题整改有成效,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认真落实联系群众制度,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针对丁青县“矮窗口”事件,积极推广建立“示范窗口”,开展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代办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程序繁、多头跑问题。针对基层软弱涣散问题建立“一村一档”“一村一策”。针对就业难等问题,积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6981个,实现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01万人。聚焦农牧民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成立“随牧党员先锋队”“随牧团员服务队”“随牧巾帼宣讲队”,解决问题2000余个。
    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践行初心使命。聚焦主题教育目标要求,坚持点线面结合,矢志不渝继承先人遗志,汲取精神力量。一是以“第一村”为点。利用“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村这一文化符号,投资1000万元打造“十八军渡口红色遗址”及4A级民俗休闲村建设,建强解放第一村文化地标,精心设计区域化发展名片。以“第一村”建设为基准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紧盯“出行、饮水、用电、网络”群众关注热点,投放建设资金197.45亿元,实施公路项目947个,通电891个村,提升1143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光纤覆盖863个行政村,用实际行动诠释“老西藏精神”。二是以“第一校”为面。依托“西藏第一所现代化小学”昌都小学这一金字招牌,坚持“教育”为先,实现传承有“路”、传承有“效”,逐年提升中小学及高中入学率。着眼提升教学质量,增配多媒体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实验室,提升学生学习针对性,做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针对基础设施不齐问题,实施“校园明亮工程”“板凳工程”,用“里”子衬托“面”子,以实际行动坚定做好教育决心。三是以“第一院”为线。传承“西藏第一所医院”昌都市人民医院的初心使命,组建医疗小分队,深入农牧区开展巡回医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开展“守初心、解难题、助扶贫、庆丰收”服务群众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接诊230余人次,开具处方107张,免费提供价值3000元常用药品。联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开展“眼科专家西藏光明行”系列活动,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200例,建立津藏一家亲和谐氛围。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