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4:05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据介绍,西藏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地县政权陆续建立,财政工作也随之延伸到地县。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财政管理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西藏地方财政从1968年开始出现长达20年的负增长。
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时代潮流及中央特殊惠藏政策支持下,西藏地方财政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突破。1988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5.7万元,扭转了长达20年的财政收入负增长局面;1989年首次突破1000万元,1992年又突破1亿元大关。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中央于1994年在全国范围实行分税制改革,结束了中央对地方各式各样的财政包干制度。同年中央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对西藏实行“核定基数、定额递增、专项扶持”的财政补贴政策。在这一特殊优惠政策推动下,西藏地方财政开始步入加快发展阶段。当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1.42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达29.6亿元,全区财政支出达30.3亿元。
不仅如此,中央2001年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西藏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实行了“收入全留、补助递增、专项扶持”的特殊优惠财税政策。当年,全区财政支出首次突破100亿元;2003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进入“十一五”以来,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和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推动下,西藏财政实力逐年显著增强。截至2008年底,中央对西藏财政补助已达625.01亿元,比“十五”期间中央补助西藏的财力总量多出247亿元。其间,西藏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并全面消化了历年财政滚存赤字,结束了长达15年的财政赤字历史。另外,西藏财政支出2006年突破200亿元,2008年突破300亿元。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负责人介绍,西藏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实现24亿元,比1959年增长109倍;财政支出预计达380亿元,比1959年增长542倍。地方财政总财力从1959年的1.33亿元提高到去年的460亿元,西藏地方财政50年来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