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4:18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旦增培杰老人出生在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托布加乡一个农民家庭。当时全家8口人,兄弟姐妹6个。由于人多地少,全家没有一个人吃过一顿饱饭。13岁那年,为了生计,父母把他送到日喀则联乡布热庄园当奴隶。
“从13岁到17岁,我一直都在庄园里。每天除了给庄园主喂马,打扫卫生外,杂七杂八的活都要干。” 旦增培杰说。
“当时,庄园里大概有十二、三个奴隶。其中一些女奴隶,她们不仅要给庄园主做饭,还要织卡垫。如果庄园主对她们稍微不满意,就要挨打。每天只有不足三两的糌粑,待遇还不如庄园里的牲畜。”提起过去,旦增培杰的话语中透着无限悲凉。
“17岁时,我被父母叫了回来,后来又被送到谢通门县一个大贵族庄园当奴隶。在这个贵族大庄园里,劳动比以前更加繁重了。马和骡子要时常看管和喂养,一天到晚不停地忙碌,庄园主几乎不让我休息。在他们的眼里,我连自己喂养的这些牲口都不如,庄园主从来不管南宫28这些奴隶的死活。”旦增培杰说。
“是民主改革让我彻底结束了奴隶的悲惨生活。过上了现在的幸福日子。”
“你看,现在的变化多大,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单单就住房来说,以前南宫28奴隶哪儿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现在南宫28住的是高楼大院。党和政府还时时把南宫28这些困难群众放在心上,病了,可以到医院去免费看病。这些都是多么好的事情啊!要是在旧西藏,像我这样一个老人,没什么劳动能力,那就只能等死了。 ”对现在的生活旦增培杰非常满足,他完全可以放心地安度晚年了。“千好万好,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祖国大家庭好!”这是旦增培杰的肺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