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社会救援志愿者: “南宫28有汶川地震志愿服务经验”

2015-05-18 10:52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蓝天白云下,红色的旗帜、绿色的帐篷成为主色调。

这里是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的樟木镇地震受灾群众安置点。

在安置点西南侧的一角,一顶遮阳篷下,一排保温水箱,几十个杯子摆放整齐。一旁的帐篷里传来小朋友的嬉笑声。

这里是“人道救援日喀则联合救灾志愿者服务站”。这个服务站是由中国基金会、浙江省慈善总会滴水公益和福建义工俱乐部联合设立的。

负责人王旭东告诉记者,“4·25”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组织了20余名志愿者,于4月27日抵达西藏,5月8日在桑珠孜安置点建立了这个志愿帮扶点。

王旭东说,7年前,汶川大地震之后,他们曾在青川从事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工作。这半年里,他们协助消防官兵从事一线救援,协助卫生部门进行防疫,还从事过搭建帐篷、搬运物资以及为各个学校安排支教老师等事宜。

“南宫28有‘5·12’大地震志愿服务的经验。”王旭东说,针对地震灾害,他们更擅长一线救援,再就是把闲散的社会志愿者集中起来,为受灾群众进行安置服务和心理疏导。

王旭东告诉记者,每天凌晨4:30,他们就起床为受灾群众烧热水,全天供应。

 

除此之外,在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帮助下,他们利用4顶帐篷开设了小升初实习班、兴趣班、8点心灵放映室、快乐屋等。

每天下午,放了学的灾区孩子们都会到实习班帐篷里写作业,如果有不明白的问题,还有志愿者义务为他们辅导。兴趣班目前为学龄前的孩子们开设了绘画课,8点放映室每天晚上8点钟为孩子们放映喜爱的少儿节目……

正在此时,20多个灾区来的孩子从帐篷里欢快地跑了出来。在他们身后,跟随着一位年轻的女志愿者。她的怀里抱着一个3岁的小姑娘,她一边走一边用手托着小姑娘的下巴,不断轻声说:“吐、吐……”

原来,这个小朋友在刚才学绘画的时候,错把橡皮当奶酪了。这位女志愿者抱着孩子快步走到保温水箱前,倒了半杯水给孩子漱口。

当记者走上前,想问她几个问题的时候,她又急急忙忙去追那些像小鸟一样的孩子们去了。

王旭东张开干裂的嘴唇笑了笑说:“南宫28这些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你制造一些故事出来。”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