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共绘新蓝图
——政协第一届昌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本报记者郝鹏举 黄凯
政协第一届昌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5日上午隆重开幕。
辞旧迎新迎盛会,群贤欢聚谋大计。12月15日上午,我市235名政协委员承载着全市76万各族人民的重托,肩负着参政议政的神圣使命,共同参加政协第一届昌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盛会。
隆冬时节朔风凛冽,但洋溢在委员们心中是火一样的热情,这热情源自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会场,面对镜头、面对话筒、面对各路新闻媒体的采访,委员们沉着应答,侃侃而谈,满脸的自豪与自信。
在历史的坐标上,今天的会议意义非凡。除了 “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新昌都而奋斗”的横幅标语外,会场内外再无其他装点。没有鲜花、彩球的烘托,也没有红地毯、绿色植物相迎,更没有鼓乐队的演奏渲染,整个会场显得淡雅而庄重。
9时,来自各条战线、各族各界政协委员们纷纷到达会场,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步履坚实。作为政协委员,大家肩上担负的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因此,他们深入一线,实地考察调研,把握改革发展脉搏,倾听百姓的愿望和心声,写出了一份份有价值的提案,在政协会议召开之际,畅所欲言,为发展稳定献计,为改善民生出力……
“参政要参到点子上,议政要议到关键处,南宫28有责任为市委制定的政策和科学决策选题目、搞调研、出主意、提建议,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法治、幸福、美丽新昌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政协委员毛拥满怀激情。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基层群众的声音带到会议上来。”政协委员、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党支部书记加永尼玛说。
9时30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昌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庄严的国歌奏响,委员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受大会筹备组委托,仁青永宗向大会作政协第一届昌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工作报告。
《报告》铿锵有力,深入人心。委员们或凝神静听,或举笔详记。
委员们难掩心中的激动,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掌声既是对过去55年来政协工作的赞许,也是对政协今后工作的期待,洋溢着委员们扎实推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豪情壮志。
“会议办得好,简单质朴,更务实、更精简;报告精练,语言平实朴素,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提出的工作思路富有新意。”“重点亮点突出,新风扑面。”……开幕大会结束后,委员们一边谈论着报告内容,一边走出会场,他们的步履更加从容、更加坚定。
委员们表示,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将群策群力、履职尽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热情,认真履行职能,提交各种提案,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
挥洒热情,凝聚力量,贡献智慧,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一个个关注民生的提案、一次次智慧的碰撞,凝聚着委员们忠实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满怀希望,带着憧憬,将为建设“六个新型昌都”催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