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作显亮点 强县富民奔小康
2014-03-16 09:1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昌都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系列报道之六
援藏工作显亮点 强县富民奔小康
——记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第二批援藏工作组
2004年6月,东风汽车集团公司第二批援藏干部周肇端、刘武林两名同志接过援藏接力棒,开始了新一轮3年对口支援贡觉县的援藏工作。在近三年的援藏工作中,他们牢记中央和东风汽车公司的重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和第一批援藏干部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创造性地开展援藏工作,再次谱写了东风汽车公司援藏光辉篇章,树立了东风汽车公司新形象。
深入调查研究 明确工作思路 找准援藏重点
为理清援藏思路,尽快开展工作,东风公司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后,不顾高原反应,克服身体不适、生活不习惯等困难,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全面了解贡觉县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发展和乡镇基层建设情况,认真研究确定援建项目。通过与对口支援单位的反复研究论证,在第一批援藏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第二批援藏工作新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援藏项目应突出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牧民生活,援藏项目应向农牧区倾斜、向农牧民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援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高度重视智力援藏,积极支援教育发展,帮助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保援建项目让干部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突出、两相对、一重点”的援藏工作原则:“三突出”即突出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牧民生活和给农牧民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突出稳定干部队伍、强化人才培训、夯实政权基础,做实事,树形象,体现国家援藏政治性原则;突出量力而行,经济实用,不突破年度援藏资金协议额度原则。“两相对”即:重点相对突出,援藏项目重点向农牧区、农牧民倾斜,向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区域相对集中,遵循规划,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和援建项目一年一订原则。“一重点”即:重点以实物援助、资金援助和智力援藏相结合,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原则。
选准项目 真抓实干 确保援建项目落实到位
援藏项目建设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体现。东风汽车公司第二批援藏干部以选择好和建设好援藏项目为首要任务,使援建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发挥最大效益。目前,已安排落实援建项目9个,落实资金1522万元,部分援建项目已发挥效益。
援藏改环境。2005年投资410万元修建了三栋干部职工周转房,48户干部职工告别了土胚房,搬进了新楼房。2006年投资160万元修建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及干部职工周转房,投资40万元修建阿旺乡畜牧技术推广站。2006年投资500万元修建的东风宾馆,已成为贡觉县城又一标志性建筑。投资40万元建成了国道317与贡觉县交汇处道路标志牌;在西藏自治区40周年大庆时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捐赠资金20万元、为昌都行署捐赠资金5万元;向贡觉县捐赠丰田4500越野车2台、尼桑越野车1台、东风垃圾车1台;为贡觉县首届三岩文化艺术节捐赠资金1.8万元。
援藏助教育。启动“希望工程”,加大对贡觉基础教育事业的援助。2005年4月,投资135万元修建了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贡觉县东风幼儿园,解决了县城干部职工子女入托的困难。2006年,在东风公司发起了“改善西藏教育,南宫28能做什么”的倡议,公司全体员工慷慨解囊,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30万元,为县中小学校学生捐赠校服3000套,为县中学捐赠电脑40台,还帮助县小学建成了电脑室,有效地改善了县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为贡觉县捐赠各类图书5000册。
援藏传技术。加大“健康工程”的援助,在2003—2004年度东风汽车公司选派了3名医疗专家到贡觉县培训医护人员,2005年选派外科、妇产科、内科3名医疗专家到贡觉县开展支援工作。同时,为贡觉县培训医护骨干,选派3名医护人员到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
加强队伍建设 树立援藏干部良好形象
加强自身管理和队伍建设,树立援藏干部自身形象,是东风汽车公司第二批援藏干部始终遵循的一个原则。他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以加强自身管理为重点,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为核心,努力加强援藏干部自身的管理、树立良好的援藏形象。自觉加强学习和深入调研,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把学习贯穿于援藏工作始终。积极参加了第一、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素质,服务西藏人民”为主要内容的“树立东风援藏干部形象”活动。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净化了思想,增长了才干,保持了认认真真干工作的作风,缺氧不缺精神的干劲,艰苦不降标准的状态,树立了援藏干部良好的自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