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昌都宣传>外媒看昌都>

“西藏第一所现代学校”见证西藏双语教学硕果

2014-04-09 18:25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据新华社西藏昌都6月21日电(记者 孙阳)被称为“西藏自治区东大门”的昌都地区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便成立了西藏的第一所现代小学——昌都地区实验小学,这标志着西藏现代教育发展进入新纪元。“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央媒体赴藏采访团”走进昌都地区实验小学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昌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的双语教学也结出了累累硕果。
    记者了解到,西藏的双语教学主要指西藏自治区实施藏语文和汉语文的双语言和双文化教育。而昌都地区实验小学早在成立之时,便推行了双语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成为西藏双语教学丰厚成果的见证者。
    昌都地区实验小学原名昌都小学,是中央政府在西藏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学校。1951年,当时的昌都解放委员会委派十八军随军语言学校教授、藏学专家李安宅、于式玉夫妇等负责筹建创办。当年5月,昌都小学正式成立。1983年,学校定名为“昌都地区实验小学”。
    “这是南宫28学校的学生李红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敬献哈达!”走进学校的校史展览馆,五年级2班的藏族学生德央正在用标准的普通话为其他同学讲解着校史。
德央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在上学前就已经开始学习汉语了,上学后,我的汉语成绩跟藏语成绩一样好。”德央说,她班级里的同学们都是从一年级便开始了汉语藏语双语学习的,      大家的普通话都讲得非常标准。
    在德央所在的五年级2班的墙壁上,贴着该班级这学年的课程表。记者发现,每个星期的藏语语文课和汉语语文课课时相同,都是七节。而正在给同学们做数学测验的班主任老师永青告诉记者,班级的50名学生对藏语和汉语的喜爱程度、学习认真程度是相同的,藏语汉语任何一门都不愿意落下。
据实验小学校长李学刚介绍,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必须通过普通话考试,藏语教师需达到普通话三级水平,其他教师需达到二级水平,而汉语语文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水平。“保证了学校教师的汉语水平,有利于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李学刚说。
    几十年来,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始终没有停止过双语教学的各种试点工作,培养了很多藏汉兼通的双语人才。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