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7 14:0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卡若区俄洛镇党委把开展“一坚定三忠于”教育活动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切入点,采取“学、创、建”三结合,不断建强基层堡垒。
围绕主题,积极加强学习,着力纯洁干部队伍。俄洛镇党委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一主题,以开展“一坚定三忠于”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干部教育学习上下功夫,狠抓队伍建设。按照“五个好”学习标准,围绕《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解放战争》、《昌都地区“一坚定三忠于”“三热爱三创建”“双模双建”活动学习读本》等学习读本,采取党委成员领学、每周星期五专题学、个人自学等方式组织集中学习30余次、党员个人自学时间人均80小时以上、读书笔记15000字,共撰写心得体会86篇 。从班子和党员干部现状出发,先后组织全镇干部职工、驻村驻寺干部职工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思想大讨论各1次,组织讨论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4场次,大家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和看法,针对性地对存在的4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8条整改措施。
结合工作,创新服务理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是创新方式结对子,提升扶贫致富能力。对照“一管四联三结”内容,建立帮扶档案,组织困难党员群众和有致富愿望的党员群众与县直机关、乡镇机关干部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积极开展感党恩跟党走、学知识除陋习、学技能增本领等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定措施,解决“思想贫困”、“认知贫困”、“技能困难”等问题,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不断深化党员结对帮扶工作。目前,全镇党员干部共与农牧民党员、困难群众结成94对帮扶对子,特别制作了108张结对帮扶联系卡,将帮扶干部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印成卡片,发放给各帮扶群众。二是窗口前移强服务,搭建“农事村办”平台。在全镇12个建制村设立了“民事代办”服务点,由乡镇、村居和驻村居工作队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类事项,建立民事代办工作台账。三是设岗定责促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有职有责、有岗有位、有位有为”的原则,为72名无职优秀党员设定了文明新风岗、卫生管理岗、政策法律宣传岗、科技推广普及岗、计生综治监督岗、扶贫帮困服务岗等6个岗位,同时,发挥优秀团员作用,组织10名优秀共青团员成立了摩托车巡逻队,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立足长远,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完善党员干部职工的奖惩激励机制、制定个人年度奋斗目标,创造良好争创环境,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二是创建培养机制。立足培养干部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交流,培养多面手,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综合能力。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指定乡包村干部和优秀村干部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传、帮、带,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积极让村级后备干部学习、参与处理事务,提高能力,建强村级组织,夯实党在农牧区执政基础。三是建立双向沟通机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和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包片联系制度等,将全镇分成4个民情责任区,通过进村入户开展党的政策宣传教育与每户签订治安联防责任书等方式,促进矛盾纠纷排查、流动人口管理和重点人员管控等维稳工作;每个村(居)配备了2-3名包村乡镇干部,在每个自然村确定了3-5名民情联络员,每名乡镇干部每月驻村帮扶7天以上,严格落实民情日记制度,并通过制作干部便民服务联系卡,发到每一名群众手中,加强与农牧民群众沟通联系,做到“民有所呼,干部必应”,做到责任具体落实、任务层层分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