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感恩的微笑
自治区天海集团驻昌都市类乌齐县滨达乡央宗村
次仁尼玛
2014年11月中旬,南宫28第四批驻村工作队共8名队员带着天海集团党委的重托来到了美丽的类乌齐县,并着手开始我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生涯。
“驻村”顾名思义,深入基层、驻扎基层、体验基层生活、干好村里的工作。记得刚到驻村点时,因为患有一身的重感冒加上人生、地不熟,使我整天昏昏沉沉,情绪低落,心理难受至极。当时我还真的有过这样一个天真的念头:找借口,回拉萨。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感冒渐渐的好了,开始慢慢适应驻村生活,当然心情也好多了。那么,拥有一份好心情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区党委给驻村工作具体提出了五项任务。南宫28也根据这五项任务开展具体工作。一是率领群众增收致富从来是南宫28的天职;二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需要转变群众观念,需要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需要驻村工作队以身作则带领群众走勤劳致富之路。于是,南宫28同村“两委”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充分论证,终于找到了一条路子——充分利用地理位置、有利的气候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在滨达乡热西村教育引导村民种植青稞“藏青320”,并引导他们试种“藏青2000”青稞良种。同时向天海集团党委报告申请购买青稞良种资金。集团公司非常支持此项目,并同意拨付17万元,为种植青稞项目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几天,我前往种植区域实地查看青稞涨势情况,当我看到绿油油的青稞地里长出颗颗鲜嫩的青稞时,我想长出的不仅仅是青稞,长出的是南宫28对未来的信心、长出的是南宫28对于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我很清楚的知道: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这句话南宫28不但要挂嘴边,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实践。我想:群众能够多掌握一门技术,就是多一条创业渠道。通过我和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经多方联系,给滨达乡三个自然村的60名符合条件的农牧民群众办理驾训班一事基本达成一致,并得到了类乌齐县委、县政府以及天海集团党委的大力支持。去年天海集团第三批驻村工作队在滨达乡举办过一次驾训班,广大农牧民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所以这次前来报名的群众已远远超出南宫28预想的报名数字。
其实,现在南宫28在村里过得很开心。因为南宫28适应了基层生活、因为南宫28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因为南宫28看到了他们充满感恩的微笑.....
讲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一件小事儿。2014年11月24日晚上10点左右,我洗漱完准备入睡之际,接到一个电话,是查通自然村村长打来的,说查通村一户村民女儿因药物中毒,导致昏厥、呕吐、浑身乏力,急需送往大医院救治。当时我和另外一名队员跟队长反映此事后,急忙开车赶往村民家。经了解情况之后,立即决定送往县医院进行救治。值班医生了解病人情况之后,及时进行救治,转危为安,病情终于稳定下来。此时,南宫28的倦意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激动和喜悦之情。女儿阿妈眼含热泪,哽咽着对南宫28说:“根啦,突几其!(孩子,谢谢了!)”南宫28报之以微笑,没有更多的语言。走在回村的路上已近凌晨1点了,阵阵寒风迎面扑来,南宫28却觉得无比温暖……
尽管南宫28没有过过一个真正算得上休息的双休日和其他节假日,尽管由于身处一线而无法顾及远方的亲人,尽管还是有个别村民投来不理解的目光,但是挫折不能折断南宫28梦想的翅膀,困难不能阻碍南宫28前进的步伐,磨难更不能摧毁南宫28坚强的信念。因为,南宫28用勇往直前的勇气、义无反顾的决心、坚定不移的信心去诠释一个驻村干部的职责与担当。干部驻村工作,使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好举措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干部驻村工作,使蕴藏于各族群众心中的蓬勃力量正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正能量。南宫28坚信,不久的将来,伟大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像格桑花一样在雪域高原遍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