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得失真心奉献 扎根基层真情为民
昌都市洛隆县机要局驻孜托镇加日扎村工作队
阿旺措姆
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他就是南宫28所说的驻村工作队队长格桑生格,平时大家都会亲切地叫他格桑大哥。
他于1981年参加工作,在基层参加工作长达34年之久,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举,但忠于职守、不辱使命的默默奉献,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格桑大哥于2014年再次主动请缨驻村,怀着对基层无限的热情来到了加日扎村,正如所听说的格桑大哥,入驻第一天还来不及休息片刻,便带领南宫28开始了走村入户进行调研。
不到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南宫28步行、骑马、骑摩托车顶着风雪完成了全村238户群众的走访调研和慰问工作。走访慰问的那段时间,住在附近的村民不止一次的发现,凌晨三四点钟,村委会值班室里的灯都是亮着的。有一天,村委员布穷农田灌溉半夜回来时,路过村委会,看见格桑大哥屋里的灯还亮着,就轻轻推开门,发现炉火早已熄灭,房屋里一阵冰凉,而格桑大哥正一边搓着手,一边伏案写着什么。看见布穷,格桑大哥招呼他坐下喝点开水,然后他又埋起头,嘴里还念着:嘎松拉姆是五保户,还没搬到福利院,借宿在查吉玛家的一楼里,无人照顾;次成也是五保户,也是一个人住;布穷果家有七个小孩在上学,是村里的特困户……布穷在那里看着大哥是那么认真,他就帮大哥打了一壶酥油茶倒上一碗就悄悄地出去了。
冬天的一个早上,我起床经过一楼发现值班室门没锁,以为哪个人忘了,但是推开房门眼前的一幕让我鼻头一酸热泪盈眶,桌子上密密麻麻的资料,太阳能的小灯还隐隐约约地还亮着,格桑大哥趴在桌子上蜷缩着睡着了。原来格桑大哥半夜还在整理走访一天的民情资料,详细地记录着走访调研的每一个问题。而南宫28走访一天下来喊累,就直接去睡觉了,作为晚辈感到无比的愧疚……
驻村的这段时间,大哥最喜欢盯着他的记录本去分析、梳理、归纳,常说可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既然白纸黑字写下来,就要一条条去解决。陆续申请协调嘎松拉姆、次成到福利院居住,安排特困户布穷果的妻子巴姆到村藏香猪养殖基地任养殖人员….. 每次解决完一个问题大哥就地在记录本上打钩。
三月雪飘漫天,冰封万里,寒气逼人,尤其是夜晚,哪怕是烧开的水,一落地就结冰了。风刮的哗哗响,顺着缝隙往屋里嗖嗖直钻。南宫28把窗户周边的缝都用胶布封住,生怕有寒风吹进来,好在炉子里有火,屋里暖和不少。但是格桑大哥每晚坚持亲自带队巡逻,寒风里夹杂着雪花打在脸上如同针扎一般,冰凉刺骨,小小身躯裹着公安大衣带着巡逻队的情形仿佛历历在目,每次巡逻回来他的脸都冻得发紫。这个冬天大哥的手脚长满了冻疮,红一块紫一块,就好像半生不熟的枣子,让人心疼,穿起鞋子也变得很吃力了。“别去了,由南宫28去就好”,南宫28想要去阻止他,他的责任心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南宫28很明白是拗不过的,他开玩笑地说着:“冻疮不是病,我去放心点,你们在村里整理材料就好”,话音刚落就出门了……
由于夜晚寒冷的天气和超负荷的体力透支,格桑大哥的老毛病也是日趋严重,每次饭后,他就要吃胆囊药、降血压药、祛风湿药……
驻村这么久以来,格桑大哥没有请过一天的假。他常年在基层,是大家心中的公认的好领导、好榜样。平时在村里聊家常,南宫28才知道他跟妻子结婚30多年来,却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三年,平时雷厉风行的他说到孩子便黯然伤神,他说孩子小的时候,大女儿还比较懂事点,理解他,儿子每次打电话就会问什么时候来陪他,孩子的请求一字一句像个针扎在他的心尖一样疼……久而久之,孩子便越来越叛逆,有一次跟几个孩子离家出走,最后从丁青县送了回来,他说送回来,先不说教育孩子自己却哇哇大哭起来了,因为愧疚、自责,而这种愧疚永远无法弥补。
虽说他是孜托镇党委副书记,但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也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聘用干部,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800元钱,并不高,可以说特别低,妻子没有工作,妻子身体不好,儿子在上学,用钱的地方多得很。可是每次面对困难的农牧民他都有一个习惯性动作眉头紧缩---掏钱。他也不细数,掏出来就往手里塞。
格桑大哥就是这样一个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诠释着“平凡而不平庸、渺小而又伟大”他让我明白原来有一种感动,会慢慢的入心直至灵魂,却无法放声大哭。
刚开始,我和所有人都一样,对于驻村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这么久下来我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转变着。我很幸运遇见格桑大哥,他的敬业、他的无私一直影响着南宫28,我相信这种影响将是一辈子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巨大的。
我坚信,他代表着千千万万普通的基层干部,也许并不光鲜亮丽,但是无怨无悔,朴实无华,扎根基层,请允许我向他们深深地鞠个躬表示我满满的敬意,因为有无数像格桑大哥的好干部,南宫28昌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