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落实科学发展有新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有新举措

2014-03-26 15:48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落实科学发展有新思路

破解发展难题有新举措

     ——察雅县破解“三农”难题,谋划新发展

 

察雅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党委七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创新科学发展思路,着力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破解“三农”发展难题,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集思广益谋发展。科学发展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也是群众的深切期盼。察雅县属于半农半牧县,虽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较快,但农村仍然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主要靠种植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和采挖虫草来增加农牧民收入,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文化素质、经营能力差,这些都是察雅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摆出来的制约察雅农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县委、县府面临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等发展难题,立足县情实际,重新审时度势,在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稳定牧业、改善农业、搞好果业、发展矿业、多种经营、科学发展”的科学发展思路,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优化升级作为推进察雅科学发展的破题之举,努力推动全县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结构调整破难题。近年来,察雅县吉塘镇吉塘村70余户农户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将680亩耕地以每年每亩650元的价格租赁给从内地引进的经营大户,土地流转后,经营大户依托当地自然气候优势建设种植养殖基地,集中发展优质苹果、桃子、花椒等经济林木,配套发展藏猪、藏鸡等养殖业,果园成林后兼营藏家乐,现每亩土地可收入60008000元。与此同时,农户通过安排部分劳动力到基地打工,既可学到实用技术,人均年收入还可达4000元以上,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达到了地方经济发展、群众得到实惠、大户明显收益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察雅县以大力推进吉塘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主动探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一是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投资融资力度,扩大吉塘镇土地流转经营规模。通过积极争取县财政、农牧、扶贫、援藏、上级对口扶贫单位、经营大户和群众等多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一个集养殖、种植、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占地2000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民致富本领,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特色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特色引导,以政策扶持带动土地连片流转。对集中连片承包租赁土地进行产业化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给予土地、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的倾斜和优惠,鼓励经营能手大面积经营土地,让农户、集体、经营者受益,提高各方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发展现代农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科技贡献率。三是转变经营方式,创新流转模式加快土地流转。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破以租赁为主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合资入股等方式,吸引农民自愿流转,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解放思想绘蓝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县委、县府深入开展以“察雅实现科学发展,我该怎么办”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深入思考,以思想的大解放带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构想。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借鉴和推广吉塘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县委、县府创新发展理念,预测市场前景,以前瞻性的思维谋划科学发展,充分考虑芒康—察雅公路将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开工建设的机遇,紧紧依托吉塘、卡贡、烟多、荣周等乡镇地处“一江两河”流域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平均海拔低,灌溉便利,适合连片种植经济林木、水果、蔬菜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科学规划出察雅产业区域经济带,集中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进行整体综合开发,在上述乡镇建立500010000亩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支持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牧业发展,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牧业产业发展带,带动全县农牧民增收,逐步带动全县特色农牧业、高效农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形成以点带面、综合开发、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地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图片新闻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