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放基层 驻村伴我成长
昌都市八宿县同卡镇驻同卡镇俄觉村工作队
陈林拥宗
磨练如同风雨后的彩虹,绚丽斑斓;磨练如凝成珍珠的沙砾,圆润光泽;磨练如同海啸中的海燕,高傲飞翔。人生如果没有磨练,那又怎能展现出人生的精彩。我的磨练是从驻村开始的,驻村让我的青春得到绽放,驻村伴随我一步步成长。
回想三年,仿佛昨天,那一幕幕又呈现在眼前。大学刚毕业的我,满怀信心,充满热情,但接下来一连串挫折让我倍受打击。记得那是我刚到俄觉村的第二天,那天起了个大早,想烧水给同事们打酥油茶,好在同事当中树立一个好的印象。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用牛粪点火那么难,我整整点了半个小时还是没有将火点着。当时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想想自己考上内地西藏班,在内地求学十一年期间,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同学对我的赞赏,母亲对我的骄傲还时时浮现在眼前,那种自豪感、优越感,却在这久久未能点着的牛粪中,瞬间荡然无存,泪水早已浸湿了双眼,久久不能忘怀。一次,同事们因工作需要,下村统计数据,只有我留守村委会。心里想着,我要给同事们做顿丰盛的晚餐,让大家回到村委会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但蒸饭环节就把我难住了,我不知道蒸饭到底要放多少水。没办法,我只能给妈妈打电话求助,我妈当时就哭了。
记得是2013年1月的一天,觉恩自然村的村长拿着一部手机慌慌张张跑来问我,有没有人要去昌都或县里,说自己的手机突然就打不通电话了,要拿去修。我拿过手机一看,原来手机设置成了飞行模式,我立即给他调成了标准模式,告诉他,手机没有坏,只是设置出了问题。当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时,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继而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做一件实事。这一次“修”手机,让我一下成了村里的“名人”。从此以后,村民不管是手机出了问题,还是家里的电视信号出了问题,或者是新买的洗衣机不会使用,都会过来找我帮忙。渐渐的村民对我越来越信任了,家里有人生病了,都会找我帮忙看看该怎么治疗、该吃什么药。家里的小孩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会拿着作业向我请教。在3年时间里,我在寒暑假共辅导小朋友学习200多人次。村民和小朋友都亲切的称呼我为“陈老师”。
记得那是,2014年2月的一个星期天,由于感冒,我就缩短了辅导小朋友的时间。没想到,3个小朋友回到家后,将我感冒的情况告诉了自己的父母。晚上9点,我早早就躺下了,没过多久,却听到阵阵急切的敲门声,开门后,一位老阿妈将感冒药和一壶热腾腾的酥油茶递给了我,并拉着我的手,问我严不严重、需不需要到镇上或市里去看病,好帮我联系车辆,着急得像是在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的眼泪在不停的在眼睛里打转。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干出成绩,决不能辜负群众对我的信任和关爱。
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痕、牺牲的血雨。每次请假去市里洗澡,购买生活用品时,碰到在市里工作的同学,望着他们穿着当季最流行的服装,梳着流行的发型,闻着的浓浓的香水味,而自己身上却只有因长年烧牛粪而熏染的牛粪味时,心中不免产生种种羡慕。但想到我村群众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就觉得这一切,值得!那瞬间觉得自己身上的牛粪味也是一种香味。
三年的驻村生活,虽然辛苦、孤独、清贫,但收获的喜悦更让我充满干劲。三年的时间慢慢把我锻炼成了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能够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人民公仆。现在的我不仅能够熟练的用牛粪生火,还能做出一道道香喷喷的饭菜,而且能够独自换灯泡、插头、提水、砍柴,用“女汉子”这个当今最流行的词语形容我最合适不过了。
三年来,在镇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在我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下,我先后两次被自治区、昌都市评为优秀驻村队员。这些成绩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我的领导和同事们,属于陪养我的这片土地,更属于支持、爱护我的俄觉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