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昌都市卡若区坚持“四个突出”稳步推进精准脱贫

2016-04-30 10:46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昌都市卡若区坚持“四个突出”稳步推进精准脱贫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大政治任务,卡若区委、区政府将“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坚持“四个突出”,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顺利、圆满完成2016年脱贫摘帽任务。
    突出“四个到位”,强化组织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为切实加强对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2016年度脱贫摘帽任务的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王伟为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泽仁为常务副组长,区四大班子县级领导为副组长,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各寺庙管委会党组织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卡若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规划资金保障组、产业能人带动发展组、基础设施建设组、教育脱贫组、生态补偿脱贫组、社保兜底组、医疗救助组、社会帮扶组、宣传引导组、矛盾纠纷调解组、督导组等12个专责组,具体细化了各专责组工作职责,并根据昌都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工作职责进行了调整充实完善。同时,为保证各专责组能够准确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动态,明确了一名副组长为专职联络员,做到工作动态有效反映、实时掌握。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坚持亲自带头、亲自安排、亲自部署,先后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委专题会议、区长办公会议、指挥部(办公室)专题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10次,听取专题汇报7次,先后多次深入全区15个乡(镇)158个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三是分片督导到位。根据区委常委分片包乡(镇)各项工作责任制要求,实行区委常委包乡(镇)和各县级领导、区直各部门包乡(镇)协助的工作机制。同时,为切实做好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印发了《卡若区2016年度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昌卡若脱贫指〔2016〕2号),将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划分为4个片区,对片区组长、副组长、乡(镇)长、工程师、驻各建设点现场监理的工作职责作了具体明确。四是任务分解到位。区委、区政府分别与包乡(镇)区委常委、包乡(镇)县级领导、脱贫攻坚指挥部、各专责组签订了脱贫摘帽目标责任书,督促各乡(镇)结合实际与辖区内的驻村工作队、寺庙管委会、选派支部书记、村“两委”班子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人人肩上有任务、人人主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并制定下发了《中共昌都市卡若区委员会 昌都市卡若区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的实施方案(试行)》,为全区各级各部门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突出“三个准确”,强化识别精准。一是识别对象、程序准确。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为切实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各乡(镇)精准识别工作组充分调动辖区内驻村工作队、寺庙管委会和村“两委”班子作用,围绕“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的工作要求,按照“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的工作原则,先后多次对全区所有农业户口的农牧户,以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前国家贫困标准(按2010年2300元不变价计算)和“六看一比”(看牲畜,看耕地,看房屋结构、家具,看劳力,看收入,看健康,比消费)为主要衡量指标,找准、摸清贫困人口,并严格执行“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开展精准识别,确保识别对象得到群众认可。二是再次复核准确。利用1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1次“回头看”、3次全范围复核、30余次督导抽查(其中:易地搬迁建档立卡户复核11次),对各拟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再摸底、再规范,特别是对家中有在编僧尼、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严格筛选,全面掌握贫困状况、准确分析致贫原因,确保已识别对象能够真正识别准确。截止目前,共分批分段发放《卡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调查登记表》、《卡若区精准扶贫复核表》30000余份,精准识别出我区3192户13030人贫困人口。三是分类建档准确。严格按照建档立卡和“九个一批”的工作要求,将各类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分类归档,并结合实际制作贫困户监测记录卡,做好动态识别。
    突出“四个抓手”,稳步实施“5+N”脱贫措施。一是重点抓易地搬迁。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2016年度8个安置区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其中,如意乡约帕自然村安置区、城关镇达瓦村达荣卡自然村安置区、卡若镇卡若村安置区等3个点为“一精准四重点”示范点。截止目前,截止目前,城关镇达瓦村达荣卡自然村部分新建户已完成主体施工,加固改造户已基本完工,附属生活配套设施已开工建设;卡若镇卡若村新建房屋已完成总进度的60%,附属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如意乡杜嘎、桑多安置区20户民房正在浇筑基础,并拆除剩余旧房;如意乡约帕自然村安置区11户民房正在浇筑基础,并拆除旧房;拉多乡西那村安置区房屋建设场地平整已完成,并拆除旧房;俄洛镇孔玛村、沙贡乡果洛村果洛通自然村安置区、妥坝乡妥坝村安置区、埃西乡蒙普村安置区规划设计方案正在作进一步修改调整。二是产业扶持抓准确定位。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五大养殖基地”、“七大种植基地”的产业发展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九个一”(一片林、一苗圃、一温棚、一奶牛、一窝鸡、一头猪、一处藏家乐、一技能、一就业)到户到人措施,对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扶持发展功能定位进行了充实完善。目前,我区已申报2016年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57项,总投资1.14亿元。截止目前,卡若镇卡若村现代农场体验园区、埃西乡果树种植基地,嘎玛乡高标准农田建设,如意乡、沙贡乡油菜花种植基地,城关镇、卡若镇、如意乡、日通乡、埃西乡、若巴乡经济林种植项目已逐步开工建设,城关镇达瓦村优质奶牛养殖基地已选派专人前往山南地区选购奶牛,埃西乡康巴藏鸡养殖基地正在购买藏鸡。同时,为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探索干部职工带领、引领贫困户增收、创收活动,通过项目扶持、干部个人投资、群众入股等方式融资组建蔬菜种植协会,吸纳建档立卡户(每个协会不少于10人入会)参与种养殖产业。目前,我区已选派7名有技术、懂经营、想干事、能干事的基层干部赴重庆、拉萨参观考察学习种养殖业。三是合力攻坚抓结对帮扶。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4321”帮扶机制的基础上,按照“一户有一干部、一村有一单位、一乡有一县级干部,不脱贫不脱钩”的目标,结合包乡联系点、“一管四联三结”等工作,建立健全市、区、乡(镇)三级层层承包脱贫机制,层层分解任务,确保每名干部有任务、每名干部有职责。目前,我区正在拟定我区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实施方案。四是精准输出抓培训就业。区人社等部门多次深入到城区用工单位、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地开展就业扶贫脱贫用工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发放《卡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脱贫服务卡》1000余份,同卡若温泉大酒店达成用工意向岗位40个,已开办3期经济林木、驾驶技术、餐饮客房专项培训260余人。
    突出“三个到位”,强化宣传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的知晓率,让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区积极探索宣传新途径,创新宣传工作新方式,开创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新局面。一是政策宣传教育到位。先后组织各乡(镇)长、扶贫专干开展专题培训2次70余人次,区委宣传部抽调精通藏汉双语、会做群众工作、熟悉扶贫政策的干部组建宣讲组和各乡(镇)宣讲小组,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宣讲358场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35500余人次。二是新兴媒体宣传到位。利用政务网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及时宣传报道精准扶贫动态、先进典型、主要成效等。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精准扶贫专栏,每天及时更新精准扶贫工作各类政策及开展情况。目前,共发布精准扶贫相关政策150余条,跟踪报道精准扶贫相关工作21余次。三是氛围营造到位。各乡(镇)、村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截止目前,各乡镇共悬挂横幅20条、制作宣传栏555个、张贴标语1795条。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