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雅县四项措施做好转移就业脱贫工作
2016-08-04 13:03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2016年以来,察雅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精准四重点”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采取“清”底数、“强”技能、“送”岗位、“建”平台等四项措施,实现了转移就业脱贫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清”底数,建立就业精准脱贫“三”台账
以县、乡、村三级劳务平台为基础,组织开展摸底调查。一是建立岗位开发工作台账,摸清全县各企业商户用工需求,上半年共登记24家企业商户,开发就业岗位105个;二是建立求职登记和技能培训台账,主动下基层上门服务,摸清农牧民群众的就业意向和培训意愿,在全县范围内登记有求职意愿和培训意愿1041人。三是建立转移就业台账,对转移就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统计其就业、收入情况,目前已对273名(包含231名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农牧民群众进行跟踪服务,并做好用工协议的签订工作。
二、“强”技能,实现技能培训精准化
2016年以来,紧紧围绕转移就业精准脱贫的要求,结合察雅县“五个一批”脱贫规划,有的放矢的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上边年,共举办7期农牧民技能培训,分别是砌筑钢筋混凝土、果树栽培管理、电焊及铁艺加工、蔬菜种植、蔬菜移植、手工木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能培训,13个乡镇512名农牧民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1.8%,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130人。
三、“送”岗位,做好岗位信息精准发布
对全县的企业、商户的岗位进行定期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的工作岗位,通过与求职登记台账进行匹配,给求职登记人员提供最适合的岗位,给用工单位介绍最合适的人选,帮助双方沟通联系,提高就业率。上半年,共实现察雅籍各类人员转移就业20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523人),转移就业收入775.99万元。
四、“建”平台,多渠道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
一是建立精准扶贫就业点并开展技能培训,在县人社局院内建立了技能培训基地,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制作毛毯、拖鞋和珠子盒等技能培训,学成后带动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学习手工艺品加工制作。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平台,并制作完成相关工作流程、服务制度等6项规章制度。目前,各级就业服务平台已正常开展各项就业统计、发布岗位信息,开展职业介绍等工作,在全县形成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有序推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