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援藏工作>援藏干部>

肩负重托赴高原铭记责任建洛隆 ——我的援藏故事之四—李奕钊

2016-06-29 16:11 来源:昌都市委外宣办 点击:0

   高原工作,心跳快了、动作慢了
在西藏高原,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三分之二不到,“海拔高,含氧量低,心跳快,动作慢”,这13个字可以形容我到西藏的感觉。原本每分钟70多次心跳的我,上了高原每分钟能跳100多次。为了降低耗氧量,我做什么事都只能像放电影一样用慢动作,否则就感觉身体不适。在这里,我要是快步走到第二层楼就喘不过气来。进藏后,我首先要学会的一件事情——慢下来。因为缺氧、气压低,开会或者看资料成了一项体力活,“脑短路”是常有的事情。进藏前,我是在云南昆明工作,应该来讲我从半高原地区到西藏参与援藏工作属于适应环境强的人。然而,我不光开会的时候常常会“犯迷糊”,长时间的脑力思考也是不行的,有时候整理资料到晚上10点多就撑不住了,在内地,加班整理资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有的事,但是语速、走路的缓慢,不代表我的思维、行动的缓慢。
   为了洛隆,我可以付出一切
在洛隆工作,除了身体经受的磨砺,还要调整自己的一切,包括起居饮食和人际交往,要迎合适应这里的风俗习惯,更要忍受远在万里之遥的空虚寂寞,有人说援藏的都是来镀金镀银,走一趟都会加官进爵,可有谁知道,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奉献自己生命里最宝贵最璀璨的青春年华,甚至生命。我对家人有无尽的悔疚和思念,在孩子最需要父亲的时候,却把自己奉献给了洛隆,每当儿子问我,为什么不在内地工作,非要去西藏的时候,我就无法回答,儿子还不懂得爸爸的付出是因为什么,但是我相信未来他一定为我骄傲。刚刚过去两年多的时光,我已经成为洛隆人民的一员,虽然艰苦,但是看着南宫28负责的援藏项目一个个顺利实施,或许就是中远援藏干部在这里最大的欣慰,洛隆,既然我来了,就一定坚持,哪怕用生命去诠释生的意义。
 
     两年以来,援藏工作既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又增长了我的社会工作能力,也使我更加理解中央号召全国支援西藏的深刻历史意义。中央制定援藏政策,并不仅仅是投入一点资金到当地,而是要将内地干部的工作作风、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发展的思路带到西藏,与当地干部形成良好的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此促进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我作为援藏干部只有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感情上融入到当地,才能完成好中央交付的各项援藏任务。现在我考虑问题更全面更深入,因为有了更深的民族情结,心态变得更平和,淡薄了名利,与当地各族干部和群众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也使自己更加成熟。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