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江达大地 谱写无悔人生——记天津市援藏干部、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邵岗_援藏干部_援藏工作_今日西藏昌都

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援藏工作>援藏干部>

情系江达大地 谱写无悔人生——记天津市援藏干部、江达县委常务副书记邵岗

2016-07-12 16:33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有一种生活,不经历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不体会就不知其中的快乐。三年的援藏经历,使西藏的山山水水融入了他的血液,过往的点点滴滴使他的人生因奉献而无悔无憾。
 
笃定信念,争做民族团结的捍卫者
 
  江达县地处藏东门户,康巴腹心,位于藏川青三省交界,在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等方面对昌都乃至整个西藏自治区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他在进藏伊始就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重心和抓手。他曾说过: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抓民族团结工作是份内之事、应尽之责。工作中,他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了解江达县情,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并提出了“维护江达稳定,发展是基础,干部是关键,宗教是重点,政法是保障”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章立制积极推进政治教育经常化、社会管理精细化、惩防扶并举常态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初到江达的两个月时间里,他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带领天津援藏干部走遍了全县13个乡镇,在各种场合向民族群众宣讲中央政策和天津援藏工作方法。同时,还个人捐款3万余元,帮扶当地贫困家庭和儿童治病就学。两年来,他靠接地气打开了工作局面,靠动真情结交了藏民兄弟,当地民族干部和群众都把他当成自己的好兄弟。2014年和2015年他相继被评为江达县级和昌都市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践行宗旨,争做群众利益的守护者
 
   援藏工作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来自天津的援藏干部,他在工作中敢于迎难而上,凭实干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可。在干部队伍建设上, 他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制订出台了《江达县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10项制度,形成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实施了以“治慵、治懒、治散、治慢、治乱、治浮、治漂、治软”为主要内容的“八治工程”,开展了“三查三看”等一系列特色党建活动;在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中,将内地“两委”换届经验与江达特殊县情相结合,严格实行“6+2”基本条件和“14个不提名”的总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显著加强。
   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方面,他带领天津援藏干部实施了18个援藏项目,总投资达6000万元。这批项目涉及市政建设、新农村建设、文教卫生及社会公益事业、基层政权建设及党建等多个领域。所有项目均由援藏干部和当地援藏项目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严格落实项目责任制,严格基建程序,严格工程招投标,严格资金管理,严格监理制度,严控质量和进度,使援藏项目完全达标。同时,他还积极向各级领导、派出单位汇报援藏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谈思路、讲设想、摆困难,多渠道、多层次争取援藏资金700万元用于改善当地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实际困难。   此外,他还注意积极发挥技术援藏干部特长,在医学知识、种植技术等方面对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指导。并先后选派了乡镇村居干部赴天津短期培训,开阔视野。选派医务人员赴天津挂职进修1年,提高技能。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较好地实现了援藏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使影响农牧区发展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人才“瓶颈”制约得到逐步的缓解,有效增强了江达县自我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为天津援藏团队赢得了口碑。
 
率先垂范,争做廉洁从政的实践者
 
  他始终坚持宗旨意识,把握党性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立了天津援藏干部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良好形象,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在重点工程建设上,他秉公办事,对托人打招呼的坚决说“不”;在分管工作上,他都亲力亲为,做到亲自上手、逐一过问;在党性养成上,他把这次援藏工作当作锤炼自身党性的熔炉。两年来,他怀着对江达百姓的赤诚之心,团结带领第七批援藏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带领江达百姓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时刻分清红线、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先进本色,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当初的援藏誓言。
  三年的援藏工作,他以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不言难、不服输、攀高峰、创佳绩的精神,谱写着天津援藏干部的华美篇章。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