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援藏工作>援藏干部>

受命赴左献青春 援藏硕果满玉曲

2014-03-16 09:16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昌都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受命赴左献青春  援藏硕果满玉曲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二批援藏工作组

 

“西藏,祖国不可分割的圣地;藏族同胞,中华儿女淳朴的姐妹。为了这片圣土,为了这里的人民,援藏是南宫28一汽的光荣义务,是南宫28的责任、南宫28的理想、南宫28的选择”。这就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第二批援藏干部刘殿伟、倪牟淳20046月到达左贡的第一句话。为了这句话,他们听从党的召唤,胸怀全局,肩负重托,辞别亲人,毅然来到左贡这块高天厚土,扎根玉曲河畔,与左贡各族人民一道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左贡的繁荣与发展、稳定与和谐默默的奉献自己火热的青春。

三年来,中国一汽第二批援藏干部发扬“一汽”精神,用创新的意识、全新的发展理念、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紧紧围绕左贡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局势稳定两件大事,抓发展、促稳定,大兴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之风,积极深入基层调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援藏工作全局,制定科学的援藏计划,进一步明确援藏工作思路,援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传承集团精神  精心拟订援助方案

中国一汽第二批援藏干部秉承公司意愿,继续坚持发扬中国一汽集团公司的优良传统,按照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一加强、两促进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物质援助、观念援助、智力援助。力争通过一汽集团公司的10年援助,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们在总结首批援助工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左贡县的实际,提出了“抓住一个关键、搞好两个建设、实现三个倾斜”的援藏工作目标,即“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努力搞好小康建设示范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援助资金项目向建设乡镇基层政权倾斜、向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倾斜、向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倾斜、向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倾斜”,努力实现援藏资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深入细致搞调研  精耕细作结硕果

中国一汽集团公司第二批援助左贡县资金共1000万元,物资300万元。如何管好、用好、发挥好援藏资金?这是两名援藏干部经常思考的问题。左贡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怒江、澜沧江、玉曲河流域,幅员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自20006000,平均海拔3800。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全县10个乡镇目前还有3个乡没通公路,仅有的几条县乡道路也是乡村简易公路,仅能季节性通车,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面对左贡县的实际情况,援藏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尽快打开援藏工作局面。两人不顾高原缺氧,立刻深入基层调研,短短一个月,他们先后走访了县直各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家庭,踏遍全县10个乡镇,实地调查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在下乡的途中,他们骑过马,走过路,爬过高山,淌过河流,同当地群众露宿过石岩,住过牧场的帐篷,啃过冰冷的窝头,舔过牧民的糌粑,渴了捧口溪水解渴,累了席地坐坐。正是通过这样深入细致地调研,他们确定了三年援藏工作思路,制定了三年援藏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即以项目建设拉动基础产业,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逐步实现由“输血”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援藏干部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工作重点,把企业管理先进理念融入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先后建立健全了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质量终身制,建立工程质量和进度周协调会制度,随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经常深入建设工地,认真查看,细致监督,从而确保了援藏工程质量。辛勤的工作换来了丰富的收获。目前,一汽第二批援藏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先后落实了县委、政府综合办公楼附属工程、干部职工周转房、解放运输村、左贡县一汽汽车服务站、一汽文化广场、政府活动中心、农牧区吊桥、农牧民扶贫搬迁、政府多功能餐厅、电视台改造等项目;同时还进行了人员培训、教育扶贫援助、捐赠公务车辆(奥迪A6)一辆,援助县城环卫垃圾车、吸污车各一台及环卫垃圾桶、配备办公楼取暖空调76台。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完成,改善了全县干部职工办公、生活条件,改变了左贡县城的城市面貌,促进了农牧区交通、教育、扶贫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时刻不忘学习进取  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尽管援藏工作任务繁重,但中国一汽第二批援藏干部一直没有放松过学习,他们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眼痛、头晕等困难,充分发扬“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一汽精神,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不忘充实自身的学习提高。他们除了学习自身带来的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大量学习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宗教知识和党政方面的知识。同时,时刻保持着与集团公司的联络,时刻牢记“我是一汽人”,不断学习集团公司领导在集团公司重大会议的讲话以及相关的专题报告。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