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优化结构 科学发展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2014-03-26 15:3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芒康县竹巴龙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通过在“一产上水平”上打牢基础,在特色种养殖上求突破,在劳务输出上实现新迈进等措施,带动本乡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预计2009年,竹巴龙乡实现生产总值达2411万元,同比增长17.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169元(其中现金收入2142元),同比增长28.5%。          

在“一产上水平”上打牢基础。竹巴龙乡农业生产以小麦、青稞、玉米为主,同时种植荞麦、杂豆等杂粮,由于以往粮食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市场价格,该乡针对这一情况,加大科学种田宣传和推广力度,在品种选择上,积极推广藏青320、中粮2号等优良品种,按照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育种、种植及田间管理,在肥料选用上,大量蓄积农家肥,同时结合化肥使用,增加养分,改良土质。今年全乡总计施用化肥82吨,施用农家肥1094O吨,完成了良种推广指标,覆盖率达85%,全年粮食产量达325.6万斤。为大力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该乡积极聘请县农艺师和技术员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1050人次。

在特色种养殖上求突破。该乡紧紧围绕特色种养殖做大做强,为群众增加收入的目标。全乡种植花椒10亩、核桃50亩、苹果67亩,其他水果136亩。预计可实现人均收入达300余元。同时积极争取特色养殖项目,全乡共有250户农牧民养殖藏猪,平均每户养殖7头,共计养殖1750头,出栏市场价格平均每头为1300元,每头可获取经济效益300元,每户平均可得经济收益2100元,此项目全乡全年可实现5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在藏猪养殖上,该乡不断加强藏猪冬季呼吸道疾病、口蹄疫和流感的防治和短期育肥技术培训。同时努力探索和拓宽销售渠道,除在本县、乡销售外,海逐步增加在四川巴塘等地的市场占有量。

在劳务输出上实现新迈进。该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始终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该乡通过资金帮扶等措施,大力发展运输业,目前全乡已拥有大卡车10辆,各种机动车2O余辆,通过货物运输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人均年增收 5000元以上。同时该乡在各村委会设立科技站和科技小组,提供劳务技术培训,使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衣食无忧”。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县内外工程建设和外出务工增加群众现金收入,截至目前,全乡实现劳务输出4200人次,实现收入840.45万元。

 

图片新闻
南宫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