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6 15:35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八宿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紧扣“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紧密结合县情,结合各乡镇实际,结合乡镇机关、村级组织、小学、卫生所等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实际,加强分类指导,精心筹划,合理确定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和实践载体,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见实效、出成果打下了良好基础。
乡镇机关作为各项政策在基层的主要贯彻落实责任单位,以提升基层工作水平为主要目标。乡镇机关以“立足农民富、创建文明乡、建设新农村”为实践载体,通过活动达到四个具体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要求乡镇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切实抓紧理论学习,做到真学、实学、具体学、对照学,在对“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如何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上真正取得进步。二是理清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后发展方向。要求各乡镇机关切实担负起乡镇基层改革发展大任,进一步深化对区情县情乡情的认识,尤其结合各乡镇在农牧、旅游、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党建工作、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的发展实际,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三是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民生。要求乡镇机关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措施,切实解决一批涉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安居乐业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要把党和政府对西藏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好,进一步改善民生,让基层群众得实惠。四是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乡镇机关的形象。要求乡镇机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公仆意识、服务宗旨,加强对旷工、酗酒闹事、赌博等违规违纪活动的整顿和惩治,严肃纪律,树立乡镇机关的良好形象。
村级组织作为各项工作最后落脚点,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为主要目标。村级组织以“夯实基础强党建、维护稳定促和谐”为实践载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达到四个目标要求。一是增强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二是构建和谐安定环境,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夯实基层党建基础,进一步扎牢党的群众根基。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促进群众安居乐业。村“两委”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积极培养和发展农牧民党员、积极培养致富带头人、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尤其是社会公共事业、自觉反馈农村基层各项工作相关信息等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组织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发挥村党组织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以更加先进的基层组织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乡镇小学作为培养新时期西藏人才的基础,以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主要目标。乡镇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巩固教育‘两基’攻坚成果,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践载体,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心,紧紧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党政机关、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合力发展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与环境。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加强对教师、主管教育工作的乡镇干部的绩效考核,强化乡镇党委、政府对学校教学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引导,引进生动的教学模式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增加配置涉及自然科学、儿童文学等方面的图书、音像资料等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培养明天的西藏人才打好基础。
乡镇卫生所作为广大基层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乡镇卫生所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实践载体,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本单位履行职责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开展教育、强化管理等进一步转变医德医风,通过培训、自学钻研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业务水平,通过配套资金、争取投资、合理安排预算等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规范和完善各种医疗物资的储备,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各乡镇卫生院之间协作等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工作的效率,通过各项有效措施,不断提升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