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

从“点、面、序”下功夫 扎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2014-03-26 15:38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贡觉县教育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结合各学校实际,扎实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努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点”上着力,奏响公民道德教育进行曲

    根据中学生年龄在13——16岁之间,思想道德教育本着遵循未成年人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在县中学以“五爱”为基础,以社会公德为着力点,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行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德育工作和督导网点,制定了《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和《班级德育量化考核办法》,由德育处和校团委值周干部轮流对学生一日常规和文明行为进行督导、教育、评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内容是社会公德教育的着力点。为培养学生公德意识和良好品行,县中学在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雷锋就在身边”系列活动;坚持教室、寝室卫生轮流值日制;开展“自己动手,美化两室”活动;举办“我.他人.社会”人际关系讲座和“一帮一,一对红”、“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等,教育全体学生首先要做一个新世纪的好公民。

    二、“面”上拓展,唱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在学科教学层面上: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科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和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通过一文一景,诗词歌赋,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教导学生“爱满天下”;在自然学科教学中,通过中外著名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紧密结合国情、区情、县情、学情,深入开展揭批达赖集团分裂祖国、分裂民族的言行,深入开展“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思想教育,使教育入情入理入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达到德育目标,实现育人目的。

在班级管理层面上:首先,针对全县各校特别是县中学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不想管、怕费力;不敢管、怕报复;不会管、没方法等现象,出台了《德育工作制度》、《班级德育工作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从而使班级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其次,组织好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主题,学期初安排,每周末下午实施,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于各项主题班会活动中。如小学一年级主题为“迈好小学第一步,做优秀的小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主的品德教育;小学二年级主题为“迈好少年第一步,向少先队报到”,进行以“五心”为主的素质教育;小学六年级主题为“迈好理想第一步,以真才实学接受祖国的挑选”,进行以“四有”为主的思想教育。第三,各班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栏、标语口号和广播电视等形式,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目标。

在课外活动层面上:开拓第二课堂,发挥学校整体育人功能,注重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具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中进行德育。如县中学校团委在学生中成立小讲解员、校园之声电台、合唱团、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等学生团体,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天地里,抒发壮怀激情,表达爱国之志,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二类是课内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和深化。一学期举行一次“三小”(小发明、小制作、小作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活动;德育处为学生配送“德育套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摒弃“帕措”、“果巴”等旧宗族观念,开展爱心互助,“手拉手”结对,学做小主人,文明监督执勤等,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人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报国意识。

    三、“序”上深化,谱写学校德育工作新篇章

学校德育内容的序列化。各中小学制定并实施了《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将德育内容细化为八个方面:①三大主题序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② “五心、三热爱”序列;③诚信与竞争意识教育;④理想与情操教育;⑤少先队知识教育;⑥法制法规教育;⑦创新精神教育;⑧ “公仆”意识教育。这就使我校德育的内容更加切合新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序列化。要求各小学六年的德育工作内容视作一个系统,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将这些内容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到六个子系统即六个年级中去,每个年级都包含有八个方面的内容,根据每个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德育内容和形式上逐年深化,既有连贯性又有层次性,使学生从踏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到毕业离校的最后一天,都能受到科学、系统的教育。

学校德育实施要求的序列化。提高德育实效,关键在于实施。各中小学德育实施包括:①提高全校教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摆正德育的地位。②健全高效的德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校长总负责,班主任为主导,少先队组织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体制。③建立“德育工作研究小组”和学生思想信息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德育现状,解决德育中的新问题。④建立德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严格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通过强化实施环节,从而使该校德育工作真正由软变硬,由虚变实。

图片新闻
南宫28